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纳米技术或有望用于治疗心肌梗塞、激发机体免疫响应

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原创
最热门的科学话题,我们为你解疑释惑。
收藏

当下,纳米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推动各个领域迅猛发展,其中,它在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纳米疗法是如何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由苏州工业园区纳通生物纳米公司研制的纳米微针。(朱桂根/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纳米机器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纳米技术有望用于医疗机器人中。据河北新闻网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动机,并认为这种发动机将来有望用于各种纳米机器,包括在人体内部工作的医疗机器人。据介绍,这是一种胶体发动机,由金纳米颗粒和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组成,利用金属颗粒的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进行工作。短期来看,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控制微流体阀门的开关、生物检测以及药物筛选;长期来看,它可用于纳米机器人进行纳米医疗以及微纳机电系统等领域。

新型纳米颗粒可用于治疗心肌梗塞

纳米技术可用于治疗心肌梗塞。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够在心脏组织破损处聚集的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可用于评估梗塞的严重程度,未来还可用于将药物直接送至心脏。圣彼得堡科学家指出,有些药物能用于评估梗塞范围,还有些药物能刺激心脏组织生长、避免因心脏肌细胞大量死亡而造成消极后果,在纳米颗粒中填充入这些药物,纳米颗粒会在受损处释放药物和染色分子,同时避开心脏的健康部分。

激发机体免疫响应新思路

此外,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经聚合物钝化处理后的纳米材料在靶向治疗中不仅起运输作用,还在激发机体免疫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项研究由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特聘教授周如鸿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研究员等共同合作完成。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将纳米材料披上聚合物“外衣”后,它们进入机体后不会被巨噬细胞内吞,还会通过加速巨噬细胞流动性促进其迁移,并诱导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从而触发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

相信未来纳米材料不仅能够应用于医疗领域,还将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蒋雨薇)

本文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应用副研究员刘晓丽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