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看,月亮“长”光环了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身边的天文学

1月29日晚上,北京夜空的月亮周围出现了一个白亮的光环,将月亮包围其中,其色皎皎然。“这就是月晕。”北京天文馆助理研究员马劲表示。

“晕的形成与高层云有关。”马劲介绍说,高度在五千到一万米之间的高层云主要由冰晶组成,冰晶呈六棱柱形。当太阳光通过高层云时会被其中的小冰晶折射,在太阳周围形成内红外紫的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晕。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光圈就叫月晕。

据马劲介绍,月晕是白色的,而日晕是彩色的。关于日晕内红外蓝的秘密,牛顿早就破解了——当阳光穿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拐的弯不一样,颜色就被分开了。冰晶的结构和三棱镜类似,日晕就有了颜色。

“晕是一种常见的大气光学现象。日晕至少一周一次。北京平均一周一次,还可能更多。”马劲说。那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从没见过呢?“普通人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并不会往天上看。”马劲解释道。此外,日晕持续的时长也不同,有时可能十分钟就结束了,有时则可能长达几个小时。

相比日晕,月晕更少,马劲介绍说。这是因为每天都有太阳,但月亮却不是每天都能看到。在月亮还是小月牙的日子里,即便有晕,也很难观测。

“月晕的半径通常是22度。”马劲说。另外还有很多罕见的晕,不常见也不易察觉,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特意去找才能发现,比如46度晕。而不同半径的晕是由冰晶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晕的出现和季节的关系不大,但北方更容易看到——北方天气寒冷,高层大气更容易有小冰晶。

民间常把日晕和月晕作为天气有变的征兆,流传着“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对此,马劲表示:“这是过去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但不是绝对的。”科学试图给出解释:出现高层云时有冷风锋面过境,有可能形成风雨,“风雨现象还是要看锋面,得听天气预报的,凭借日晕月晕来判断是不准确的。”马劲说。

除“晕”外,日月还可能出现“虹”和“华”的现象。马劲解释说,出现在太阳对面的是虹,月亮对面的叫做月虹;围绕太阳一圈、半径22度、内红外蓝的光圈叫做日晕,围绕月亮一圈、半径22度的白色光环叫做月晕;在太阳附近、半径几度、外红内蓝的彩色光圈叫做日华,围绕月亮附近、半径几度、外红内蓝的光圈叫做月华。感兴趣的人可以抬头看天、“按图索骥”。“不过日晕和月晕本身是不能预报的,想看的话要碰运气。”马劲说。

心理学上常讲的“晕轮效应”则来自月晕。看来无论是天上的月,还是地上的人,有光环总是令人倾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