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损失。滑坡面形色各异,无论什么形状,在滑坡的阶段,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滑坡面
不同地质,不同形状的滑坡面
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滑坡面不一样呢?
这要从滑坡的形态说起,凡是典型的滑坡,都会留下许多现象和特征,包含多种形态要素,像滑动面、滑坡台阶、滑坡体等。按地层面与滑动面的关系,可以分为均质滑坡、切层滑坡;按动力学性质分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混合式滑坡、推动式滑坡和平移式滑坡。岩土的不同性质、地质构造、边坡坡度等因素,造就了不同滑坡的独特外形。当滑坡体移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形成一个分界面并沿其下滑,这个面就是滑动面。滑动面一般较光滑,是滑动时错动碾压造成的,有时也能见到擦痕。
假如把滑坡体设置成不同的小块来研究,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小块下滑角度不会相同。各个小块的下滑角度的切点连线应该是呈弧线形。由于岩石内部凝聚力很大,呈整体块状,把各小块约束在一起,它们也只能沿相同的方向下滑,这样就使得岩石边坡的滑动面,不是直线就是折线形。
而土壤颗粒之间更容易移动,处在下滑面上的各点很容易发生角度不同的错动,因此形成圆弧形的下滑面。在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时,土质和岩石也是按各自不同的状态模型计算的。
当山体高处开始往下滑大量土石时,会冲起很强的气浪,如果气浪来不及散出,在山坡之间形成一层气垫,致使滑坡冲击作用更强,土石层下滑更远。
滑坡面示意图
遭遇滑坡的逃生方法
滑坡的发生有一个从缓慢发展到剧烈运动的过程,当发现坡体出现冒水、推挤、裂缝等滑动迹象时,要及时躲到足够远的地方,因为滑坡体的活动范围往往能达到几千米。最危险的位置是坡底,滑坡体能快速覆盖坡底的大片区域,滚落的石块会因为冲击力,砸到更远的地方,所以要争取在大滑坡开始前脱离滑坡体,向滑坡体两侧跑。
如果看到坡体裂缝快速变宽,这样对居住在滑坡体下部的建筑物和人员构成很大威胁,要分辨好危险地段,尽量争取时间转移人员和财产。处在危险段的公路禁止车辆通行。
如果已经处于滑坡范围内,特别是滑坡体开始运动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迅速观察周围环境,设法向旁边比较安全的地方撤离。滑坡体刚开始下滑时仍能保持整体性,只要反应快捷还是能逃离危险地段的。
公路侧面台阶状绿化
道路两侧的斜坡为什么要做成台阶状?
为了保证交通的平顺,难免要对原来的地形进行填挖,为保证道路边坡的稳固,就得把原先陡峻的斜坡开挖放缓,同时做成各级台阶,用打锚杆、砌石、灌混凝土、种植草皮等使边坡稳定,防止滑坡事故的发生。
有些边坡是斜线到顶,而有些是台阶状逐级上升。这样不同的设计与边坡的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性质、稳定性情况、气候、水文等因素有关。同样的边坡,越陡的越不安全。如果把总体高度太高的边坡,做成斜直线形状,工作量太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采取台阶状的边坡即省人力,又能解决边坡的稳定,坡度也不会增加。
分级台阶可以减缓从山体滑下来的石头、泥土等,这样对道路上的车辆不会造成伤害。像直线高边坡水流很容易冲刷下来,不方便实施绿化种植和检修维护。台阶状边坡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这种做法在露天采矿、基坑开挖中也很常见。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