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距离地球最大的天体,也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月球上有什么奥秘?
关于月球的遐想和神话在远古时期就有了,古代人类把情感寄托在距离自己最近、白天隐身、夜晚亮相的尤物月球上。人类总想知道天上的秘密,天生不安分,特别是自己的近邻月球充满了好奇。
月球上的每一道山谷、每一块砂石都隐藏着,难解的密码。直到1609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源于荷兰人的启发,制作了第一台折射式天文望远镜,清楚地看到了月球。对月球从神话幻想转为理性意义上的科学探索。
各国对月球探测目的分两个方面:科学目标,比如,分析月球表面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元素含量;如果获取了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就可以对月面展开全球性的遥感调查;进一步对月面形貌了解,对地质的构造进行研究:只有调查清楚月表物质的成分,才能知道月球上有多少利用资源等。不管怎么说,都是探索如何开发月球上的资源,借一研究太阳系演化与起源;工程目标,比如,突破地月飞行技术、环月飞行技术、月面软着陆、巡视勘察技术、月球遥感技术、月面自动采样和返回技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器和大推力运载火箭、远距离航天器测控和通信技术以及月球基地建设技术等。
探索月球的奥秘
月球与地球的地名为什么相似?
这和1609年的伽利略使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起伏跌宕的世界有关:当他看到月球低的地方像地球上的海洋,高的地方和地球上的山脉一样时,月球上最明显的那座山脉,就用家乡的“亚平宁山脉”命名了。伽利略此举也开创了月球地理命名的先河。
165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里乔利把月面的暗区称为海,并用科学家、哲学家的名字为那些明显的撞击坑命名。人们很快接受了这种命名方式,里乔利一共命名了200多个,像“雨海”、“第谷撞击坑”、“风暴洋”等,都还在使用。
国际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委员会在1922年成立。1935年,经过整理和确认,共确认了641个名称,第一批规范化的月球地理实体名称公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73年制定了,充分尊重传统名称体系的命名规则:如何规范月球地理实体名称申报、审批程序。该程序里特别提出了:大于100米的实体或直径、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的才可以命名。
像以前使用的“海、湖、湾”等没有改变。月球上的山脉、山峰也没有改变。以科学家、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仍以撞击坑命名。卫星撞击坑则根据最近的撞击坑名称,在后缀字母命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截至2010年审查了9000多个月球地理实体名称,其中卫星坑最多,有7065个,撞击坑只有1595个。
和地球相似的地貌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