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牛传染性脑膜肺炎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牛传染性脑膜肺炎,又称牛传染性血栓栓塞性脑膜肺炎,是牛的一种以脑膜脑炎、肺炎、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原为昏睡嗜血杆菌。

临床症状及流行特征1流行特征

近年来, 我国的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在牛群的发育生长过程中发病率越来越高, 一旦牛体感染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没有得到及时的隔离和治疗, 则会导致传染范围越来越广, 越往后越难对疫情进行控制。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侵害3~8岁之间的牛类, 其中包括黄牛、奶牛、牦牛、野牛等, 在我国内蒙古、西藏、东北和西北地区曾流行, 并给当地区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生殖道、消化道感染, 一般发生在冬天和春天, 牦牛与黄牛对其的易感性较强, 发病率高达55%以上, 死亡率高达40%以上, 病牛和带菌牛是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来源体, 通常是非疫区在引进带菌牛时会引发该类疾病, 并会爆发性流行相当长一段时间;而老疫区的病牛就算康复1年以上仍会感染健康牛, 其传染速度是根据健康牛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决定的。

2 临床症状

根据相关调差数据显示,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5周, 最短的只有7d, 最长的有3个月, 牛体在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后, 感染初期的病症特征不明显, 因此按病情可分为两种类型———急性型、慢性型[1]。

(1) 急性型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症特征较明显, 会出现体温升高至39.5℃~42℃的不正常情况, 并同时出现干咳、呼吸急促、鼻孔扩大、鼻孔内部出现黏状液体、前肢外伸等现象, 随后陆续出现心率衰竭、眼神黯淡、呼吸困难, 甚至会出现窒息的情况。

(2) 慢性型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慢性型病牛体格消瘦并会不断咳嗽, 食欲反复无常, 病症特征不太明显, 易与其他病症混淆。1

诊断首先通过分析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 观察病牛的变化, 结合相关的流行病学理论可初步得出诊断情况;其次在完成血清与病原体的检查后, 截取病牛的肺组织进行样本检测与培养, 需在培养皿中接种10%浓度的马血清与马丁琼脂, 并保持培养室内37℃左右的温度, 需要着重注意的是不要将感染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状与其他疫病病状混淆, 必须进行细致谨慎的观察和识别, 分析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诊断要点, 确定诊断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防控措施1提升病害意识, 完善防疫消毒制度

我国针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部门应加大养殖户对该疫病的认识, 让养殖户充分了解其危害性, 同时完善并落实防疫消毒制度, 比如可以在牛场配置相应的消毒池或者消毒间, 以便对牛场的工作人员和牛群进行消毒;及时清理牛的粪便, 定期清洗牛的日常用品、牛舍等, 防治病原菌的滋生蔓延, 为牛群的发育生长提供安全干净的环境。

2 加强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工作

养殖户应严格遵循执行防治部门提出的防疫消毒制度, 注重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 在疫区和受威胁区定期接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相关疫苗, 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草进行喂养[3], 定期对牛群进行药物保健, 提高牛体自身的抵抗力, 从源头上治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减少该类疫病的传染率。

3遵循“早发现, 早隔离, 早诊断, 早治疗”的原则

在养殖过程中, 养殖户一旦发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症特征, 对待慢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牛可采取注射磺胺嘧啶钠肌注或者氟苯尼考与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在注射2~4周后观察病牛的情况, 若逐渐恢复正常, 说明治疗达到效果;对待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应立即上报给防治部门进行处理, 同时, 应对牛场区域及相关用具、牛舍进行消毒, 避免疾病的扩散。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磊 - 副教授 - 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