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冬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冬旱是指发生在当年12月至次年2月的干旱。这时降水稀少,各地都以干旱为主,在北方农田多已休闲,越冬小麦处于休眠状态,冬旱对农作物的危害较轻;而华南和西南地区冬季温度仍然很高,仍有作物生产,冬旱的危害仍较重。

我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多偏北大风,降水一般很少。在北方地区,冬季作物已经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后需水不多,影响不大。但冬旱减少了土壤底墒,会影响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长和春播作物的出苗;若冬旱连着春旱,其危害就比较严重。

简述

由于在冬季,大气环流中极地上空强势的极地下沉气流导致我国大陆的西北风强盛,从而阻挠或切断了从印度洋流经孟加拉湾到我国北方的水汽输送,冷暖空气交汇机遇少,因此降水很少,从而造成我国的冬旱。对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干旱主要在南方。华南、西南为冬旱主要发生区,华南南部及云南大部发生频率达50%~70%。对华南地区来说,因气温较高,冬季仍有农作物继续生长,出现冬旱就会有一定影响。

我国北方冬麦区旱情特点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去冬以来,华北大部、西北大部、黄淮大部及江淮大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九成,一些地区基本无降水,华北、黄淮一些地区连续无雨雪日数超过70天,一些地区累计雨量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小值。11月份以来,上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高,其中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华北、黄淮以及西北东部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至4摄氏度。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部分冬麦区12月上旬就发生旱情。

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当前北方冬麦区作物受旱面积1.04亿亩,是近5年来的同期最大值,大部分省冬麦区受旱面积超过在田作物的三分之一。同时,当前正值隆冬季节,干旱天气与寒流过程结合,寒旱叠加、旱冻并存,增加了抗旱灌溉难度,部分地区苗情很差,一些地区出现大面积黄苗现象,有的甚至出现干枯死苗。

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受持续干旱影响,黄淮海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带有196万群众、67万头大牲畜因旱存在饮水困难。一些群众拉运水距离远、缺水持续时间长、抗旱成本高,对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12月至年初1月中旬,北方冬麦区主要江河累计来水持续偏少,其中黄河干流潼关水文站12月份平均流量为历年同期最小,渭河、泾河入冬后来水比常年偏少三成至七成。据统计,截至2009年1月1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4省区大型水库蓄水量比同期偏少,其中河南少蓄18.6亿立方米。中小型水库蓄水尤为不足,山西有405座水库干涸。1

怎样应对冬旱应对旱情,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山西省政府日前紧急下拨抗旱资金1000万元,同时要求各市县财政配套一定的抗旱资金。各小麦主产省份的各级政府在抗旱资金投入上都应加大力度。

应对旱情,还要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对抗旱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水利、农业、气象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本地实际,综合制订科学可行的抗旱方案,加强对旱情的监测预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水利设施,进行科学调度,扩大浇灌面积。同时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土地保墒等工作。

应对旱情,更要加强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全面调动他们投入抗旱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把干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为什么春旱比冬旱严重因为虽然冬季降水少,但经过夏秋两季的降水,地下水很丰富。况且冬季华北寒冷蒸发少故冬旱不严重。而一到春天万物复苏需要大量水分,再加上气温急剧升高,蒸发很旺盛。故春旱对农作物影响很大。

北方冬小麦大旱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2008年末至2009年年初,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对我国的夏粮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这次大旱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动员、动用各种力量开展抗旱保苗,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2009年夏粮生产仍然保持较好的态势。

发生在北方地区的大旱,主要影响的作物是冬小麦。按正常情况讲,当时的冬小麦部分地区即将进入越冬时期(北部地区已经进入了越冬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已不再强烈,只要土壤保持正常的水分状况,就不需要再次进行大面积灌溉。之所以在那个时期出现大面积的麦田墒情较差,部分地区出现黄苗死苗,造成必须大面积地启动灌溉系统进行灌溉保苗,主要原因归结如下。

发生干旱的原因(1)播种以后降水量严重不足。降水量严重不足是大旱形成的基础原因。以河南省为例,从2008年10月24日到2009年2月1日100天左右的时间内,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10.7mm,较常年同期减少近八成。特别是11月下旬以后,全省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平均降水量仅为2.2mm,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以上,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小值,部分地区滴雨未降。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的其他省份情况也基本类似。

(2)同期气温偏高,加剧了旱情的发展。仍以河南省为例。在冬小麦播种后降水严重偏少的同时,同期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高温年。高温在加速作物生长的同时也增加了作物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速度,在1月底2月初即呈现出明显的旱情,并且受旱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重,都为近60年来同期所罕见。

(3)冬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冬灌面积严重不足。冬灌是冬小麦灌溉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经过夏、秋雨季之后,当土壤贮水量偏少,或是因冬前气温偏高、冬小麦前期耗水量较大而使得越冬前土壤含水量偏少时,一般都要实施冬灌补充土壤水分,以防止越冬期间干旱。实际上,冬小麦越冬开始前的土壤含水量已略现偏低,气象部门也已预测冬季气温可能偏高,但由于前面连续几年风调雨顺,冬季降水也偏多,加之灌溉费用、工程供水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农民实施冬灌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冬灌面积有限,因此形成大面积冬小麦田土壤贮水不足,与降水少、气温高的不利天气,共同促成了这次大范围严重的干旱发生。

(4)灌溉工程的支撑程度不足。在干旱已经形成后,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通过灌溉为农田补充水分。由于干旱发生时,通常是区域性、大范围的表现,因此也要求灌溉工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大面积的农田补充供给水分。当前的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及维护状况,与满足这一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原因可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①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投入不足、建设标准较低,难以满足短期内快速、大面积供水的需求。②部分地区平时灌溉需求不是非常强烈,因此灌溉工程的建设也十分有限。像江淮一带的冬麦区,一般年份冬小麦播种前的土壤贮水加上生育期间的降水,基本上可以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许多地区没有修建完善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本次严重的干旱发生后,很大程度上是束手无策,尽管当地的水资源并不短缺。③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配套性不足,加之田间灌溉设施的维护不到位,像机井、井泵、渠系、闸门等损毁严重,在大面积发生干旱时,水源却很难输送至田间,造成可灌溉面积减小、灌溉周期加长、亩次灌溉用水量增加,影响了灌溉系统效能的充分发挥。

(5)科学管理水平不高,科技支撑能力有限。本次大旱的发生,除了自然因素不可抗拒外,田间用水科学管理水平低、科技支撑不足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前面提到的没有大面积的实施冬灌,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科学管理水平的不高。而科学管理水平的偏低,又与科技支撑的不足密切相关。对于未来时期的作物需水,从技术上做到准确预测与预报还有相当的难度,主要难点在于准确处理未来的气象状况预测信息,特别是对未来降水过程的准确模拟。在墒情监测预报技术的完善与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灌溉新技术的开发与普及推广等方面,也与抗击正在发生的大旱的需求有相当的差距。

抗旱的工作重点北方冬小麦发生干旱的频率是很高的。在全球性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发生2009年这样的极端气候现象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在大旱发生之后,应该更好地进行反思与总结,以便更好地开展应对工作,为防御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大旱做好充分准备。

(1)提高农田用水管理水平,预防或延缓干旱的发生。在农田水管理实践中,预防干旱发生应当比抗旱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进行安排。首先应当根据各地的农业水资源分布状况与灌溉管理水平(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与种植规模,避免因保证高产稳产而过度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或使作物生产过度频繁地处于干旱威胁之中。在此基础上,对于灌溉农田,要根据需求及时的予以灌溉;对于旱作农田,则要根据降水情况、土壤墒情及作物生长状况,提前进行增蓄雨水与耕作保墒等项工作,以尽量延缓干旱的发生,减轻干旱的危害程度。

(2)加强田间灌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提高灌溉供水的保障程度。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缺水更为严重,而作为冬小麦主产区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在农业供水量不会继续增加,更可能的是不断受到挤占的大背景下,利用有限水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保证干旱发生时农田能够得到及时、快速的灌溉,对于保证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十分重要。灌溉系统99%以上是地面灌溉,要使农田得到较为均匀的灌溉,自流引水灌区用水量普遍在1500m3/hm2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要达到3000m3/hm2;即便在井灌区,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用水量也在900~1500m3/hm2。用水量过大,一方面是造成灌溉轮灌周期的加长,使得相当一部分农田无法实现适时灌溉;二是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使得有限水资源可灌溉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影响区域农业的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现有灌溉系统的升级改造,使是具有快速、精量的供水能力,能够根据作物水分需求,及时将适量的水分供给到需求的地点,将可能发生的干旱危害彻底消除或减轻到最低程度。

(3)加强应急性灌溉设施的建设及应急性灌溉设备的贮备。在江淮冬麦区的许多地方,一般情况下冬小麦生长季的灌溉需求不是太强,因此建设系统的永久性灌溉工程的必要性与经济性需要认真论证。但由于气候的多变性,这些地区干旱也时有发生。为了应对像这样的大旱,确保区域粮食生产的稳定,应考虑建设一些应急性灌溉基础设施,比如多用途贮水设施,主干供水渠道(或管道)等。这些设施并不需要完善的次级配套,只要求在发生干旱时能够将水供到一定的区位,能够支持应急性灌溉设备运行即可。在水资源相对充足,但由于工程供水能力不足,发生干旱时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区域,也应考虑建设应急性灌溉设施,并贮备一定的小型应急性灌溉设备,以便快速及时为农田补充水分,减轻干旱危害。

(4)加强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在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有效防御严重干旱将逐步成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迫切需要针对新的形势,开展系统的科研工作,加强相关的技术贮备,为农业生产防御抗击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干旱灾害提供技术保障,同时要求各级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为各地农民开展抗旱保丰收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充分加强各地农田用水管理活动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早动手,把可能发生的干旱灾害消灭在荫芽状态。

(5)加强政策性扶持,调动各方面开展灌溉和抗旱工作的积极性。由于种粮收益较低,灌溉成本相对较高,农民用水灌溉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愿实施灌溉。

由于取消农村义务工,“一事一议”又实施困难,许多地区的田间灌溉设施得不到及时、良好的维护,严重影响农田的适时灌溉,许多灌溉面积因此失灌。

由于水费回收困难,灌区无力对渠系进行维护,调水放水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相当一部分原有的灌溉面积又成为为旱地,这种现象在中小型灌区尤其严重。

由于土地分散经营,而灌溉系统需要一定的规模化统一运行管理,致使喷灌、滴灌、水平畦田灌等一些灌溉效率高、易于控制管理的灌溉系统无法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研究结论农田用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非技术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田灌溉系统效率的提高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制约着我国农田用水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各级管理部门通过系统的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管理与运行采取适当的扶持,调动农民用水户及灌溉管理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农田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未来抗御再次可能发生的特大干旱灾害时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