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荒漠麻蜥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荒漠麻蜥(学名:Eremias przewalskii)有鳞目蜥蜴科。体宽而扁平,鼻鳞有些鼓胀,上鼻鳞与第一枚上唇鳞相连,在前额的前部有弱槽,并与大的眼上眶鳞相连。分布于东疆和南疆地区荒漠草原和沙漠地带,以昆虫和一些植物嫩芽为食。

形态特征体大。背部灰黄色,饰有黑色横纹而形似虎斑。颏片与领围之间有1纵列鳞32~40枚。1

生境繁殖栖息在干河床的沙砾地、梭梭林和沙漠中的灌丛间,尤喜在白刺或霸王刺沙丘上挖洞而居。夏季活动以9~11时和15~18时最为活跃,中午常躲在洞中,洞口及其附近可以见到四肢爬动和蜥尾垂地所留痕迹。平时很少在空旷地段活动,一般都在灌丛中索食,以鞘翅目甲虫及其幼虫、蚂蚁等为食。5~6月开始繁殖,此时雄蜥色泽鲜艳,背部和体侧橙红色,四肢背面和后肢腹面鲜黄色。卵生,雌蜥每次怀卵4~7枚,卵径(10~14)毫米×(9~10)毫米。1

分布范围分布于内蒙古、新疆(东疆和南疆)。1

保护措施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