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食植性哺乳动物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食植性是指动物吃植物的特性,食植性哺乳动物是指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哺乳类动物。动物吃植物是自然界食物链的基础,也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而食物链的其他环节都有赖于这一环节的存在,可见一切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为食。食植动物的数量对植物的数量有显著的影响,而后者反过来又限制着动物的数量,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这种相互关系已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植物的生产量足够养活所有动物,而被动物吃掉的往往只是植物生产量中“过剩”的那一部分。1

取食方式动物吃植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动物把整个植物吃掉,有的吃掉植物的大部分,有的动物因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而导致植物死亡,有的动物钻进植物的叶内、果实和木质部取食,也有的是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为食,但大部分的动物都只吃植物的非要害部分和营养器官,因此不会对植物造成重大损害,甚至完全不影响植物生长,所以植物界的进化和动物界的进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

消化特征牙齿:1.长有宽宽的大板牙(易于切断实物);2.后牙像石磨一样宽、大、扁; 3.犬齿不发达,但切牙、磨牙、臼齿发达 。不断左右移动来碾碎食物。

胃:1.有着发达的多室的胃,也就是胃分成好几个房间,用来存放消化到不同程度的食物;2.所食的食物中含大量的粗纤维,咀嚼作用是不太大的,要靠胃里的大量菌群和各种消化酶来分解,所以胃中的条件是非常温和的,如酸性不强,表面积大,管道长,方便储存大量含能量少,难消化的纤维类食物。

肠(包括大肠和小肠):

1.肠非常长,盲肠发达(因为植物比较难消化);

2.食草性的食物中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吸收的场所多是大肠;

3.肠道是自身长度的10~20倍,肠道崎岖不平,布满突起和皱褶,好似一条山间小道,以便植物性食物在缓慢通过的同时得以被最大程度吸收。

食草动物一般是双胃,前面一个相当于食物储藏袋,后一个胃才是用于消化食物,有反刍行为,一般在休息时候可将食物吐出再反复咀嚼,细嚼慢咽,胃内分泌的消化酶可以消化纤维素,以淀粉酶为主,胃壁结构分为4层,胃的蠕动能力较强。

家兔等以青草、菜叶、萝卜等较嫩的植物为食,一般都具有适宜于切断植物和磨碎食物的牙齿;肠子很长,尤其是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部分;盲肠发达,内有大量微生物,能够把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分解成可以被吸收利用的物质。1

形态特征食植动物脚,具蹄(奇数或偶数),便于奔跑和刨食植物根系,种子。食植动物眼睛通常在头的两侧,不能双眼同时观察非正前方的东西,这样的好处是观察面大,方便寻找食物及逃避天敌,如牛羊。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