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井网是用来开采某一层系所采用的包含井别、布井方式、井距等内容的井网。
简介用来开采某一层系所采用的包含井别、布井方式、井距等内容的井网。在一个油气田上,油、气、水井的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和井与井间的距离大小,以及一次与多次井网分布关系等统称为井网部署。
井网类型
图1 布井方式示意图
采油井与注水井分别按直线成排成行分布时,叫行列井网。采油井与注水井按一定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油田面积上时,叫面积井网(图1)。
一个油田具体采用什么样的井网,要根据油田的构造特点和油层性质等进行选择。不同的油田就可能有不同的井网,就是同一油田也可能有几套不同的井网。初期开发井网要适应发挥主力油层作用的特点,一般要求:要使主力油层的水驱储量控制最大;要使全区采油速度达到要求;要具有进一步调整的灵活性,便于后期层系、井网、注采系统的调整和各种分层开采工艺的调整。井网布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油田开发速度、最终采收率、投资、开采年限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各种驱动方式因为能量来源不同,必须分别制定合理的井网,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均匀的几何井网。理论上讲,如果油藏绝对均质,采收率与井距大小无关,井数多少主要影响投资、采油速度及开采时间。实际上油藏往往是多层非均质的,好油层、差油层、小层交错分布,岩性变化有时也很复杂。取多大井网密度才能使原油损失最小,经济效益好,最终采收率最高,必须依据油藏地质特征具体分析而定。1
低渗透油田开发井网的演化
图2 井排方向与裂缝错开22.5°
低渗透油田开发往往与裂缝密切相关,其井网部署是否合理是低渗透油田开发成败与否的关键。中国低渗透油田开发井网形式演化大体上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正方形反九点法注采井网;80年代在早期实践的基础上将注水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22.5°的正方形井网(图2);90年代前期改进为将正方形井网的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45°,待角井水淹后转为注水井,形成与裂缝方向平行的五点或线状注采方式(图3)。以上三种方式井网不管方向怎样旋转,其井距和排距差异都不大,很难适应低渗透油田存在的很低的基质渗透率和大型压裂后很高的裂缝渗透率之间强烈的渗透率级差和各向异性。90年代后经进一步分析确定,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注采井网应是不等井距线状注水井网,注水方向与裂缝方向一致,其注水井井距一般应大于油井井距,也应大于注水井与油井之间的排距(图4)。其具体的井排距大小应在压裂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裂缝与基质渗透率差异的大小确定。2
展望水平井、多底水平井为低渗透油田及稠油油藏开发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但其合理的注采井网部署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曹慧慧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