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离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 一译“儿童离别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的一种。儿童因害怕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刚刚学步的儿童和学前儿童在实际或可能与其依恋的人离别时显示某种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只有当这种害怕分离的焦虑超出其年龄阶段通常的程度或伴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时才诊断为此症。国外报道患病率为2.4%~4.7%。女孩多见。1
简介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时过度焦虑和发展性不适。它是普遍存在于个体童年和青春期早期的精神障碍之一,还常见于一些父母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婴幼儿的分离焦虑障碍指孩子与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分离时,孩子因过度担忧对象和自己的安全,过度害怕分离及与对象再也不能相聚而表现出的过度焦虑行为。《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中认为,当幼儿焦虑持续时间超过4周,并影响正常的上学等日常生活或娱乐活动时,儿童可能就患上了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ananxietydisorder,SAD)。
主要表现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病因可能与素质因素有关,心理应激亦可作为诱发因素。主要表现:
(1)不现实地强烈忧虑主要依恋人可能遇到伤害或一去不复返,经常作与离别有关的恶梦;
(2)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不上学,没有亲人陪伴就不愿或拒不就寝,害怕独处;
(3)与亲人分离时出现过度的苦恼和焦虑;
(4)与亲人分离时反复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等。2
产生原因国内外针对婴幼儿分离焦虑产生原因的研究有很多,分析角度各有不同。普遍的观点是分离焦虑产生于依恋对象的失去。依恋(attachment)是婴幼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间形成的情感联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注重从环境与遗传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如Feigon等的研究发现遗传对女孩的分离焦虑影响比男孩大;Topolski等发现婴幼儿分离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共同环境因素对分离焦虑的形成影响也不大。肯德勒等通过研究发现焦虑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尽管它不是特别显著。我国朱立新(2001)则提出,亲子分离焦虑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不安全感、害怕感的反映。对此,习性学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是相对复杂的情感反应,其中包括了对不熟悉事物的一般性恐惧焦虑。认知发展学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以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也有学者提出,分离焦虑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倒退现象。更多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合各家观点,儿童产生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与儿童自身、环境、他人都密切相关。可以将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幼儿自身角度看,主要是幼儿的气质类型、焦虑性人格,遗传基因;第二,分离性焦虑是环境转换时幼儿对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害怕感,也包括社会环境恐怖事件的影响;第三,婴幼儿与养育者形成的依恋类型是儿童产生分离焦虑障碍的主要原因。
矫正措施当环境改变时,儿童出现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一旦焦虑时间过于持久,就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伤害儿童的生理功能。所以,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研究是分离焦虑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研究者主要是心理医学专业的研究者和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心理医学研究者认为,焦虑障碍的矫正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其中心理治疗占主导地位。心理治疗方法中被认为最有效的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如朱慧、潘江宁(2009)等从儿童自身发展水平提出可通过对幼儿的认知干预、行为技能干预来实现矫正目的。翁晖亮(2004)、潘齐叙(2008)等认为,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缓解应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对于处于分离敏感期的幼儿则不提倡药物治疗。国外梅肯鲍姆提出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则被广泛认同。2
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则从教育的视角提出了正面影响的措施。如孟丽梅提出缓解幼儿分离性焦虑可综合应用熟悉环境、预入园、提供环境支持三方面的教育策略;赵宜君(2009)则对家园配合、入园方式、教师主导作用及家庭教育提出了教育建议;祁海芹(2003)也是从家长、教师、家园合作的教育策略角度探讨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的。教育领域对幼儿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二是家长通过入园准备提高幼儿的入园适应性;三是加强家园间的合作沟通。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攸佳宁 - 副教授 - 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