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学科。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与种群一样,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是由组成它的各个种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群落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
基本概述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与种群一样,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是由组成它的各个种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群落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1
发展历史克列门茨认为,植物群落并不是个体和种的组合,而是用生长形(growth form)为代表的生态群组合,这种必须以生物个体为准据的新阶段的有机体,称之为复合生物(complex organism)。谢尔福德(1912)对动物曾使用了生理活动型这个名词,它相当于植物的生长型,并称之为生态种群(mores,用复数形,单数形为mos,涵义不同),它的组合即是动物群落。以后把植物和动物作为mune的机能生活形的集群,而进一步强调了统一性。演替是复合生物的发育、成长,相当于它的成体的顶极群落是仅仅由气候决定的。也有把这种观点特称之为生物生态学(bio-ecology)的。1
特点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同。后者不仅包括生物群落还包括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把二者作为一个由物质、能量和信息联系起来的整体。因此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1
研究意义研究动物种群数量及其变动,无论从实践上或理论上讲,都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管是利用有益的种类或防治有害的种类,对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都要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去分析。质的方面,即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吃什么(食性)?做什么(营巢、迁移等)?什么时候活动(昼夜节律、休眠)等。量的方面,就是数量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显然,10公顷1只黄鼠,在流行病学上意义可能不大,而1公顷10只黄鼠则是严重问题。农业、林业害虫害兽的危害程度,由动物保存和传播的人类疾病的流行强度,首先就决定于这些动物的密度:动物的密度增高,危害程度和流行强度就加大,对危害和流行强度的预报和防治,也都要根据种群动态规律来制订。渔捞量、毛皮兽产量、野生的经济、资源和珍贵动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同样都要以这些动物的种群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为依据。从理论意义上说,种群和种群动态概念的引入,为生态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但却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组织有结构的群体。从个体到种群是一个质的飞跃。种群除了个体所具有的特征以外,又出现了种群水平才有的群体特征(group attributes)。例如,个体有生有死,而种群却有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增长率。种内还有社群结构(social structure),如灵长类中有首领制和等级制,一些个体要服从另一些个体。从种群水平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从个体(有机体)水平来研究完全不同。2
研究方法1)整体论(Holism),自60年代已广泛深入到生态学中。从认识个体的存在到把种群。作为一个认识单元(整体),是一个飞跃。以往在个体生态学中种与环境的关系,依据的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在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表现。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它具有了种的新属性,如出现了死亡率、出生率、分布格局、年龄结构等,这些特性不是个体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的各个种群都赋有的共同特性。整体论导致了人们对种群这个生物学的层次,或生物系统共同的特性和行为的认识不断深化。
(2)协同进化论(Co-evolutionism )。在40年代,人们尚停留在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为对立的两面,相互对抗。通过研究种群的个体数量动态和基因频率动态,认识到生物种群是有自我调节(如密度的调节和基因频率的调节),而与环境的动态共同协同一致,和谐地向前发展。人们看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彼此对立转到相互协同,这又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3)社会经济与生物种群的关系。从种群生力与社会经济效益来说,两者应当是有许多共性的。也存在着一些相互可以通用的规律。例如,社会经济和生物种群所考虑的对象都是群体,都研究物质或能量的平衡(经济平衡,生态平衡),都重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换系统,信息传递,两个学科都必须在其影响因素中考虑政治因素(政策问题)。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