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转换标记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标记,为鉴定和检测目的将标记物共价连接到另一种化合物上,通过被标记化合物与待检测物之间的特异性反应形成多元复合物,经与未结合的标记物分离后,即可用较简易的方法鉴定和检测待检测物。

转换标记,即从一种能量形式的标志变成另一种能量形式的标志。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标记线控制法为避免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初张拉阶段高空作业,使初张拉过程简单易行,根据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初张拉阶段的标记线控制法。该方法在吊索初张拉前设置标记线,根据体系转换初张拉阶段的吊索目标值,确定对应的缆索线形,从而确定初张拉阶段标记线的最终位置,以此为控制量完成初张拉阶段的体系转换。1

体系转换基本原则及初张拉阶段控制目标(1)体系转换基本原则。南京江心洲大桥体系转换的基本原则:①结构的线形与内力尽量与成桥目标状态一致;②吊索在张拉过程中不碰擦钢套管,同时应满足索夹的抗滑、吊索及钢锚箱的强度要求;③吊索在初张拉 阶段能够顺利进入钢锚箱,并通过接长杆能够锚固在主梁上;④吊索张拉过程混凝土主梁的受力处于安全、合理的状态;⑤ 桥塔的受力与变位在吊索张拉过程中处于可控状态,体系转换完成后尽量接近目标状态;⑥张拉设备数量合理,倒顶方便快捷,接长杆的数量和规格合理。

(2)初张拉阶段控制目标。根据体系转换的总体原则,该桥初张拉阶段的控制目标为:① 使全桥吊索直接或者通过接长杆锚固在主梁上,使结构由空缆状态通过一定的吊索力转化为整体受力体系。即通过初张拉,使结构成为具有调整功能的自平衡受力体系;②防止初张拉过程中张拉力过大,尤其控制边跨小横梁的吊索张力。虽然初张拉阶段的吊索力目标值较小,但不意味着张拉过程中张拉力较小。这是因为初张拉过程中吊索是逐渐锚在主梁上,张拉初期张拉力会较小,而过了主缆的反弯点,张拉吊索力会较大,全部张拉完后,吊索力趋于目标值。1

标记线控制在南京江心洲大桥吊索初张拉前设置标记线,边跨吊索标记线。通过反复计算与分析,确定该桥初张拉阶段的边跨侧吊索力目标值为0.27P,主跨侧吊索力目标值为0.315P,其中P为成桥设计吊索力。将与之对应的的主缆线形作为初张拉控制线形,初张拉阶段部分吊索标记线的最终控制位置L。1

控制分析由缆索计算的解析法可知,主缆的内力与线形是一一对应的。通过初张拉,全桥吊索直接或者通过接长杆全部锚在主梁上,主缆由安装线形转变成多段悬链线,结构也转化成具有自平衡调整功能的自锚式悬索桥受力体系。初张拉结束后,对全桥索夹位置、主缆力、吊索力和梁塔应力等指标均做了测试。经对比,全桥主缆的竖向实测位移与理论计算值的最大差值为8cm;主跨主缆横向实测位移与 理论计算值的最大差值为6cm;初张拉后的塔偏理论计算值为20mm,实测值为16mm;主梁未脱模,应力监测值与理论值较吻合。由此可说明标记线控制法精度可满足工程需要。1

汉语语篇话题转换标记为对话题转换特别是话题转换标记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对话题转换策略的研究,更可以补充话语结构方面的研究,因此有深入研究的可能和必要。因此试图将汉语中常用语言性话题转换标记进行功能分类,指出每种标记的语用功能和使用语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一窥话题转换标记的使用规律,探求如何使话题转换更加自然。2

选题缘由在语篇写作和日常交际中,常常会转换话题,虽然改变话题不是话语交际的主流,也不符合合作原则,但是话题转换是语篇展开和交际发展的一种重要类型,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以及交流的畅通具有重要作用。在转换话题时,为了礼貌一点,需要使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提醒或预示话题变化,廖秋忠先生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将这类词语或句子称为转接连接成分,它们用来揭示话题即将发生变化,或是有了新的话题,或是话将离题了。前者称为转题连接成分,只有一个‘’至于‘’后者称为题外连接成分,有‘’顺便说一/几句、顺便一提、附带说一/几句、附带一提‘’。这些都属于话题转换标记,但是关于什么是话题转换、哪些属于话题转换标记、话题转换标记的使用有什么功能及什么时候使用哪种标记都没有具体深入的研究,关于话题转换标记的界定、分类和功能也存在很多不同意见。鉴于话题转换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不足,认为对话题转换特别是话题转换标记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对话题转换策略的研究,更可以补充话语结构方面的研究,因此有深入研究的可能和必要。2

汉语语篇话题转换标记的表达形式对于话题转换标记表达形式的研究只有郭宏丰对英语会话中言语性话题转换信号的分析,他找出了七种信号,包括顺便性话题转换信号,如‘’bytheway‘’;记忆性话题转换信号,如‘’oh,Iforgot‘’;发挥性话题转换信号,如‘’talkingof‘’‘’Speakingof‘’等;紧急性话题转换信号,如‘’waitaminute‘’;赞同性话题转换信号,如‘’good‘’;迟疑性话题转换信号,如‘’well‘’;惊讶性话题转换信号,如‘’ohear‘’。邓凤民在他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电视谈话节目的语料得出相应的七种话题转换形式,但是没有分析汉语话题转换标记的表达形式。其他学者也只是在分析一个或一类具体词时提到这个词或这类词具有话题转换的功能,对汉语话题转换标记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根据话题转换标记的性质和前人的研究,找出了汉语中三十多个可以作为话题转换标记的成分,然后再根据其功能的单一性和使用频率来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对象。2

汉语语篇话题转换标记的性质Brown&Yule(1983:94)认为话题转换是‘’凭直觉属于不同话题的两个相邻的语篇部分,应该有一‘点’标记着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话题。‘’话题转换的‘’点‘’常以一些词或短语来表示,即话题转换标记(topic shift marker)。这类标记有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语言性的包括一些词语或句子,还有段落等,非语言性的包括手势、眼神等。主要研究语言性的话题转换标记。而这些话题转换标记与某些具有转换话题作用的语言信号不同,前者是话语标记的一种,不传递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不够成话语的语义内容,只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对话语理解起引导作用的程序性意义,即标示话题的转换,具有衔接语篇的作用,如‘’顺便说一句、至于、对了‘’等。后者则如‘’不说这个了‘’‘’等一下,我还有话要说‘’‘’换个话题吧‘’这类语言信号可以很明确的表示要转换话题,但是由于它们具有实际的语义,去掉后对整个话语意思有影响,因而不属于所说的话题转换标记。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沛 - 副教授、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