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河煤田又称波德河煤田,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东北部和蒙大拿州西南部,面积3.1万平方千米,预测储量7000亿吨,探明储量1224亿吨。埋藏第三纪次烟煤,煤质优良,原煤硫分仅0.5%,灰分小于10%,发热量19.5~20.5兆焦/千克。1
资源概况波特河煤田是美国、也是世界上已开发的最大煤田。该煤田位于美国西北地区的北部大草原,其范围包括怀俄明州北部及蒙大拿州西南部,成煤年代为3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和白垩纪,含煤面积3.1万平方千米,预测储量7000亿吨,已探明1224亿吨,其中132亿吨适于露天开采。
波特河煤田可采煤层达20层以上,均赋存稳定,煤层总厚度60~110米,最上面的怀俄达克煤层是目前开采的主要煤层,储量达16000Mt,煤层厚度为20~50m、平均30.5m,离地表一般在60m以内,剥采比在3以下,是波特河煤田和全美国目前产煤最多的煤层,1993年该煤层产煤160Mt、占整个矿区产量的90%。2
主要煤种波特河煤田的煤种为优质次烟煤,低硫、低灰,发热量为19.3—20.5MJ/ks,其热值自北向南逐渐增高,硫分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南部硫分为0.2%~0.25%、北部则为0.4%一0.6%。就整个煤田而言,硫分含量不超过0.5%、灰分低于10%,是发电的理想燃料,这也是波特河煤得以占领东部地区煤炭市场的主要原因。2
煤田开发波特河煤田的开采活动始于1920年,当时仅是向一些金矿的冶炼炉提供燃料。60年代在对石油资源进行大规模勘探过程中,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契机。事实上,首先进入这一地区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的是一些石油公司。比如现在由塞浦路斯·阿玛克思(Cyprus Amaox)经营的这一地区第一座大型露天矿的贝尔·艾尔矿(BelleAyr),便是由石油公司投资建设的,该矿1970年动工兴建,1974年建成投产;此后,太阳石油公司(Sun OiL)的科代罗矿(Cordero)于1976年投产;艾克森(Exxon)子公司卡特(Corter)采矿公司的罗海德(Rawhide)矿和卡巴罗(Cabano)矿分别于1977年和1978年建成投产。在波特河矿区开发初期进入这一地区开发煤炭资源的石油公司,还有肯奈科特(Rennecott)、多拉蒙德(Drummond)、美孚(mobil)、壳牌(shell)和阿科(Arco)等。2
虽然有些石油公司出于市场条件变化的考虑,先后退出了波特河矿区的煤矿经营,但它们对矿区早期的开发仍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波特河矿区在西部煤田的开发中成为开发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煤田。
波特河矿区6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建设;1970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大气净化法后,该煤田的低硫动力煤受到广泛重视,许多公司竞相开发,加快了煤田的开发速度,煤炭产量迅速增加,1975年产煤量为29.40Mt,1980年达99.20Mt,1981年煤炭产量达110Mt,成为产煤上亿吨的煤炭生产基地,1985年产量增长到150Mt、占西部煤炭产量的61%,1990年,产量为180.5Mt。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伦先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