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山小鲵(学名:Hynobius maoershanensis),属于有尾目小鲵科的一种两栖动物,体型较大,背部黑色。主要分布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特有种。
物种命名在2003年2月、2005年11月,有关专家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两栖纲小鲵科小鲵属动物8条和卵袋3对,并在野外观察到大量的成体产卵及卵袋。该种小鲵在形态结构等方面与现已知的其它小鲵有明显差别,应为小鲵属新种,即“猫儿山小鲵”。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标本室,部分副模标本(MESH05111001,MESH05111002)保存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形态特征雄鲵全长152~160mm,雌鲵136~155mm,雄、雌鲵尾长分别为头体长的74%和64%左右。头部较大、略扁,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无唇褶;无囟门,犁骨齿列呈“”形,外枝有齿8~11枚,内枝有齿22~33枚。躯干圆柱状,腹面扁平;尾基部呈圆柱形,向后逐渐侧扁,尾鳍褶不明显,尾末端钝圆。体背面皮肤光滑,眼后角至颈褶有一条细纵沟;背部中央从头后至尾基部有纵行脊沟,体侧有肋沟12条;头体腹面光滑,颈褶明显。四肢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或相遇;掌和指、跖和趾均无黑色角质层,无掌突和跖突;前足4个指,后足5个趾。体背面一般为黑色、浅紫棕色或黄绿色,无斑纹;体侧和体腹面灰色,散有许多白色小斑点。雄鲵肛部明显隆起,肛孔纵裂,肛孔前缘有一个小乳突;雌鲵肛孔圆形。1
生境繁殖该鲵生活于海拔1978~2015m的山区沼泽地及其周围地带,栖息地植被繁茂。成鲵营陆栖生活,繁殖季节从11月初至翌年2月,此期成鲵进入静水塘内交配产卵,雌鲵将卵袋产在水质清澈透明、水底有淤泥的水塘内,水塘水深20~50cm,水温7℃左右。雌鲵产卵袋一对,长约200mm,呈弧形;每条卵袋含卵37~45粒。雌鲵产卵后即离开产卵场,雄鲵仍留在产卵场内护卵,直至繁殖期结束才离去。1
种群状态中国特有种。该鲵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受胁等级:费梁等(2010)建议列为濒危EN。1
分布广西(龙胜、兴安)。1
物种研究小鲵科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被认为是有尾目中最原始的一个类群。中国小鲵属以前记载为8种。猫儿山小鲵与资料记载的小鲵属动物都有较大的差别。猫儿山小鲵的发现为中国两栖纲动物又增添了一新种,对于研究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两栖纲动物的演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霞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