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腔静脉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指位于肝的脏面“H”形沟右后侧的纵沟称腔静脉沟。下腔静脉从沟内通过。

相关解剖结构1、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在第5腰椎体右前方者占60.0%,在第4腰椎下半部者占40.0%。汇合后沿腹主动脉右侧,脊柱右前方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再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

2、下腔静脉全长为(25.70±2.50)cm,未见到瓣膜的存在。根据临床应用,有学者将下腔静脉分为5段:

第1段(起始段)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到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的上缘;长度为(12.39±2.23)cm。其起始处口径为(22.61±0.98)mm;在左肾静脉上缘处口径为(31.46±6.06)mm。此段中1/3处有睾丸静脉汇入,后壁有3~4对小的腰静脉汇入。跨过该段静脉的动脉有:①右睾丸动脉,从静脉前方或后方跨过分别占57.14%和42.86%。②第3腰动脉,从静脉后或前方跨过的分别占95.5%和4.50%。③第4腰动脉从静脉后或前方跨过的分别占88.21%和11.79%。

第2段(网膜孔后界段或肝下肾上段)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上缘到肝的腔静脉窝下缘;此段构成网膜孔的后界,属支少结构简单,长(2.92±1.48)cm,在腔静脉窝下缘处口径为(26.99±6.29)mm。

第3段(腔静脉窝段)由肝的腔静脉窝下缘到肝右静脉上缘;该段长度为(6.46±1.95)cm,前壁和左右壁皆有肝实质包埋,而后壁的包埋方式可分为3种情况:①后壁无结缔组织和肝组织封闭,窝呈半管状,占16.67%;②后壁由肝组织封闭,窝呈管状,占33.33%;③后壁由结缔组织封闭,窝呈管状,占50.00%。

第4段(膈下肝上段)由肝右静脉上缘至膈;此段下腔静脉多无属支,长度为(0.50±0.30)cm,穿膈处口径为(3.40±0.30)mm。

第5段(又称膈上段或心包内段)由膈至右心房;长度为(2.40±0.80)cm。此段下腔静脉无属支,可经胸游离或经腹切开中心腱进入前纵隔游离。

病理变异下腔静脉缺如:在文献报道中,此类变异主要有两类:①下腔静脉肝段(近心段)缺如,为下腔静脉缺如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变异,这种变异主要表现为腔静脉窝下缘以下段下腔静脉正常,下腔静脉的血液借奇静脉、上腔静脉引流至右心房,肝静脉直接注入右心房。②下腔静脉全段缺如,这种变异极为罕见,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后,未形成下腔静脉,仅汇合处膨大,血液经侧支血管呈不规则菱形回流至右心房。

相关临床应用1、预防和控制肝脏手术及腹后壁手术时的大量出血:肝切除术,尤其是中央型肝病变,会累及到第二、第三肝门的Ⅳa、Ⅳb、Ⅴ及Ⅶ段者,在处理第二肝门及肝短静脉时,可能误伤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造成不易控制的大出血,病死率很高。因此,一些学者提倡对于累及第二、第三肝门的肝叶或肝段切除术,采用经腹在断肝前应用阻断带围绕肝下肾上及膈下肝上的下腔静脉,同时用橡皮管围绕肝门血管,以备必要时控制全肝血流,预防和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的损伤出血。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中应用较广泛。前已述及,下腔静脉全长皆无静脉瓣,出血时不易控制,应在暴露好下腔静脉肝后段后,于距癌栓上下1cm处阻断下腔静脉,游离腔静脉鞘,结扎肾静脉和腰静脉,必要时还应结扎右性腺静脉。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

2、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的原因及其防治手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容易脱落,脱落的血栓通过下腔静脉系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沿肺动脉进入肺小动脉形成肺栓塞。下肢有严重外伤、手术、长期卧床、恶性肿瘤、妊娠、静脉炎及静脉曲张等时,皮下注射低剂量的肝素、低分子质量肝素及持续压迫装置能有效降低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然而,对于有活动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的患者以及部分高危病情不能使用持续压迫装置的患者则不能使用上述疗法。因此,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在下腔静脉中置入下腔静脉过滤器,可以有效防止致死性肺栓塞的形成。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任洁 - 主任医师 - 山西大医院 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