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尿毒素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尿毒素由于肾功能丧失,体内代谢产生的氮质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机体内蓄积和水电平衡失调、水潴留、电解质紊乱。这些废物未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不断堆积所形成的物质叫尿毒素,常用于医学面部美容。

尿毒素和肾:尿毒素,盐份滞留,洗肾之脱水及其他种种的原因,几乎所有的洗肾患者皆有口渴的经验,大部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之后,口渴的感觉就不再明显或消失,但少部份人则仍为口渴所苦,若把持不住,往往因喝太多水使体重增加过多,造成透析中的不适,有些可以找得到原因加以改善,有些则是心里因素所造成,改善需靠自己。

解剖结构:1、肾:

人体的泌尿器官。近似蚕豆形,位于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借助筋膜固定于腹后壁。肾可分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和内外缘,外缘凸隆,内缘凹陷,称为肾门,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输尿管出入肾的门户。左肾较右肾略高。在肾的横切面上可见肾实质,分为周边部(叫皮质)和中央部(叫髓质)。皮质主要结构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的主体为动脉性的毛细血管卷绕而成的血管球——肾小球,外面包着一个薄壁的囊——肾小囊,囊腔直接与肾小管相通。髓质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锥体的尖端称乳头,锥体间组织叫肾柱,为皮质成分组成。在肾窦内有7~8个呈漏斗状的肾小盏,肾小盏包绕肾乳头。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约2~3个肾大盏汇合成一个前后扁平的、漏斗状的肾盂。肾盂出肾门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内除蛋白质以外的水和其他物质过滤入囊腔内,称为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经过重吸收及排泌等过程,形成终尿。尿液经过乳头管输入肾小盏内,然后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肾是主要排泄器官,对调节和维持人体内环境中体液容量和成分起重要作用。此外,肾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胆骨化醇等。

2、代谢:

从大范围来说它指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从小范围来说则有方方面面的代谢:能量代谢、气体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等等,在毒理学范畴则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酶促反应和非酶反应的代谢转化亦称生物转化。生物转化可分为第Ⅰ相反应和第Ⅱ相反应(详见相应词条)。大多数外源化学物均经过这两相反应,但也有少数只经两相之一。第1相反应的结果是水溶性提高因而易于随尿排出。第Ⅱ相反应则进一步提高水溶性,并有可能使分子量加大(如葡萄苷酸形成或与谷胱甘肽结合)。在结合物分子量大于325时即易于随胆汁排入肠道。除了使外源化学物易于排泄以外,因化学结构的改变,常常使之失活或活性降低。因此,常将代谢转化看作是解毒作用。但有时却是相反的结果提高了毒性,称致毒作用或活化作用或生物活化。绝大多数毒物在体内的代谢不仅参加单个反应,而是多个反应相继进行。对于化学物的活化可能是其中某一反应的结果,也可能是一连串反应的总结局,还可能先活化后解毒。代谢转化的反应产物称为代谢产物。一种化学物可有多种代谢产物,其中有些是活性代谢产物,有高低不同的活性。两相反应大多涉及酶促反应。这些酶常笼统称为代谢酶,毒物代谢酶或药物代谢酶。见诱导酶,酶的诱导。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芸 - 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