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下面观即底面观,颅的顶面观是整个颅骨可区分为五个面观察之一,五个面观察:即顶面观、底面观(颅底内面及颅底外面观)、侧面观、额观及枕观。颅顶上面有三条缝,即矢状缝、冠状缝和人字缝,是组成颅顶各骨的分界线。颅骨观察的一部分。
解剖结构:1、颅:
指颅骨及其所连成的头颅。是人头部的骨性支架,由29块形状、大小不一的骨块组成,位于脊柱上方。除下颌骨、舌骨和听小骨外,其余骨彼此借结缔组织或软骨牢固相连。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内有颅腔,容纳脑,对脑起保护和支持作用。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包括眶、鼻、口腔等的骨性结构。下颌骨与脑颅间形成下颌关节,使下颌骨参与咀嚼运动。
组成脑颅的脑颅骨共有8块,其中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颞骨和顶骨。组成面颅的面颅骨有15块,其中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以及下鼻甲,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2、颅骨:
头部骨骼,由22块不同形状、大小的骨头组成。颅盖骨由8块扁平的盘状骨组成,能保护大脑。其中有些组成脸部骨骼。其余14块,包括下颌骨,组成脸部:下颌骨是颅骨中惟一能活动的骨,余下的由被称为骨缝的不可动关节连接而成。许多小孔穿透颅骨供血管和神经出入脑部。颅骨基部的枕骨大孔是这些孔中最大的,脊髓经此而过。
亦称头骨。是人体头部的骨质支架,位于脊柱的上方,由许多骨块所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颅骨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包绕着脑,有八块骨组成;单数者有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双数者有顶骨和颞骨。枕骨当中有一孔,称枕骨大孔,脊髓由此通出。面颅构成面部的基础,共十四块,其中单数者有犁骨和下颌骨,双数者有鼻骨、上颌骨、腭骨、颧骨、泪骨及下鼻甲骨,此外尚包括六块听骨及一块舌骨,形成眶腔、鼻腔和口腔的骨性基础,下颌骨是能动的骨块,参与咀嚼运动。在新生儿的颅骨未发育完全,冠状缝和矢状缝相交的地方有呈四角形的前囟,矢状缝与人字缝相交的地有呈三角形的后囟。
与颅骨相关的疾病及其临床治疗:颅骨的骨肉瘤较罕见,占全身各部位骨肉瘤的不足2%,长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已经多有论述,颅骨骨肉瘤因其发病率低,仅见个例报道。
颅面部骨肉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6~40岁,较长骨骨肉瘤患者大10~20岁,原发于颅面部骨肉瘤无明显性别差异。颅骨骨肉瘤多数为原发,少数可继发于原有骨病变,包括成骨细胞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Paget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放疗或化疗可诱发骨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易发生骨肉瘤。有以上颅脑肿瘤病史及放化疗史的病人复查时出现异常软组织,特别是伴相关骨质改变时,应考虑骨肉瘤可能。
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一种新生儿脑损伤,由缺氧和产伤引起。产前、产程中及产后一切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因素都可导致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因胎头过大、头盆不称、急产、臀位产、产钳助产等使胎头受挤压,可造成产伤性颅内出血,足月儿多见。此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等还可致医源性颅内出血。临床表现:意识状态改变如过度兴奋或嗜睡、昏迷;眼症状如凝视、眼球震颤;颅内压增高症状如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角弓反张等;此外还有肌张力改变,瞳孔改变及不明原因的黄疸和贫血。颅内出血类型包括硬脑膜下出血,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小脑出血。影像学检查方能确诊,本病无特效治疗,仅为对症治疗及保护脑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预防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及避免医源性损伤是预防本病要点。
颅内出血包括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内出血。
引起颅内出血的原因有:
(1)外伤:头颅外伤可引起脑挫裂伤出血,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2)先天性脑血管异常(包括动脉瘤):任何脑部先天性血管畸形均可突然出血。儿童期常见动静脉畸形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皿或脑内血肿,甚至新生儿期亦可发生。儿童期动脉瘤破裂较少。有时可因脑部微血管瘤出血而脑血管造影检查不易发现。
(3)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镰形细胞病、不同类型的紫癜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同时引起血栓形成及出血。
(4)感染:感染中毒可引起脑动脉炎,或因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或DIC,而致出血。以细菌感染为主要,但病毒及立克次体亦可致动脉炎。有时见到霉菌性动脉瘤破裂而出血。
(5)维生素缺乏:维生素K缺乏常见于婴儿腹泻或多用抗生素后,以幼婴儿为多见。维生素C缺乏见于营养不良乳儿,可致颅内出血。慢性维生素B1缺乏亦可引起脑部出血性病变,如Wernicke脑病。
(6)其他:结节性动脉炎可能出血,药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或因抗凝治疗不当而出血。肝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时均可因毛细血管改变,血小板减少或凝血机制不良而致颅内出血。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董慧珠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