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的前面观是整个颅骨可区分为五个面观察之一,五个面观察:即顶面观、底面观(颅底内面及颅底外面观)、侧面观、额观及枕观。颅顶上面有三条缝,即矢状缝、冠状缝和人字缝,是组成颅顶各骨的分界线。
解剖结构:1、面颅骨:
此组颅骨形成面部骨骼,它们保护着眼、口腔等重要器官,运动眼和口的肌肉附着其上
2、脑颅骨:
围成颅腔包绕着脑,由分别称为外板和内板的骨密质和夹在它们之间的称为板障的骨松质构成。脑颅骨由8块扁骨(1块额骨,1对顶骨,1对颞骨,1块枕骨,1块蝶骨及1块筛骨)组成。
3、颅:
指颅骨及其所连成的头颅。是人头部的骨性支架,由29块形状、大小不一的骨块组成,位于脊柱上方。除下颌骨、舌骨和听小骨外,其余骨彼此借结缔组织或软骨牢固相连。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内有颅腔,容纳脑,对脑起保护和支持作用。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包括眶、鼻、口腔等的骨性结构。下颌骨与脑颅间形成下颌关节,使下颌骨参与咀嚼运动。
组成脑颅的脑颅骨共有8块,其中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颞骨和顶骨。组成面颅的面颅骨有15块,其中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以及下鼻甲,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4、颅骨:
头部骨骼,由22块不同形状、大小的骨头组成。颅盖骨由8块扁平的盘状骨组成,能保护大脑。其中有些组成脸部骨骼。其余14块,包括下颌骨,组成脸部:下颌骨是颅骨中惟一能活动的骨,余下的由被称为骨缝的不可动关节连接而成。许多小孔穿透颅骨供血管和神经出入脑部。颅骨基部的枕骨大孔是这些孔中最大的,脊髓经此而过。人的颅骨由23块骨组成,能支持和保护脑等重要器官。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各骨之间都借缝或软骨相连,属不活动的连结。颅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前者围成颅腔,后者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脑颅骨共有8块;包括前部1块额骨,后方1块枕骨,上方2块顶骨,两侧各有1块颞骨,颅底前部中央的1块筛骨和颅底中部的1块蝶骨。面颅由15块骨组成:口腔上方,左右各有1块上颌骨,上内侧有1对鼻骨,后方有1对泪骨,外上方有1对高起的颧骨,后方接1对腭骨。内侧有1对伸入鼻腔的下鼻甲骨,鼻腔正中的骨板是犁骨。下颌骨是构成关节而能活动的颅骨。另外,还有游离的骨块即舌骨。
人体头部的骨质支架,位于脊柱的上方,由许多骨块所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颅骨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包绕着脑,有八块骨组成;单数者有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双数者有顶骨和颞骨。枕骨当中有一孔,称枕骨大孔,脊髓由此通出。面颅构成面部的基础,共十四块,其中单数者有犁骨和下颌骨,双数者有鼻骨、上颌骨、腭骨、颧骨、泪骨及下鼻甲骨,此外尚包括六块听骨及一块舌骨,形成眶腔、鼻腔和口腔的骨性基础,下颌骨是能动的骨块,参与咀嚼运动。在新生儿的颅骨未发育完全,冠状缝和矢状缝相交的地方有呈四角形的前囟,矢状缝与人字缝相交的地有呈三角形的后囟。
与颅骨相关的疾病:颅骨的骨肉瘤较罕见,占全身各部位骨肉瘤的不足2%,长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已经多有论述,颅骨骨肉瘤因其发病率低,仅见个例报道。
颅面部骨肉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6~40岁,较长骨骨肉瘤患者大10~20岁,原发于颅面部骨肉瘤无明显性别差异。颅骨骨肉瘤多数为原发,少数可继发于原有骨病变,包括成骨细胞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Paget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放疗或化疗可诱发骨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易发生骨肉瘤。有以上颅脑肿瘤病史及放化疗史的病人复查时出现异常软组织,特别是伴相关骨质改变时,应考虑骨肉瘤可能。
骨肉瘤的病理诊断基本要素有两点:
恶性肉瘤性肿瘤细胞;由肉瘤细胞直接形成的肿瘤性骨样组织。90%的骨肉瘤为普通型骨肉瘤,按产生基质的不同可以将普通型骨肉瘤分为骨母细胞性骨肉瘤、纤维母细胞性骨肉瘤、软骨母细胞性骨肉瘤3种基本组织学类型以及从这3种基本类型衍生而来的8种亚型;其他的组织学类型包括纯血管扩张性、小细胞性、骨膜骨肉瘤、骨旁骨肉瘤等,骨肉瘤预后与其组织学分型并无明确相关性。本组7例均为普通型骨肉瘤。对肿瘤性骨样组织的识别是诊断的关键,原则上只要有灶性肿瘤性骨样组织产生就可以诊断骨肉瘤,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原因未明全身性骨病,好发于颅骨。病变为棕黄色或灰红色肉芽组织,由大量网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组成,晚期为结缔组织代替。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由于病变侵犯骨膜和肌肉出现局部肿胀和疼痛。起病时可有低热、血单核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数增多,血沉加快。颅骨X线平片见单发或多发,大小范围不等的溶骨性病灶,边缘无硬化带,呈不规则地图状。单发或病变较小可行手术切除,多发病变广泛者可作活检明确诊断,本病对放疗敏感,疗效好。治疗后可复发,应定期随诊。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辰生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