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回盲瓣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肠壁内的环行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概述回盲部:回肠的末端突入盲肠,一般位于右髂窝内,有时高位可达髂窝上方,甚至肝右叶下方,有时可低至小骨盆内。上接回肠,下通升结肠。

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的部分。位于右髂窝,与升结肠相续。 在盲肠与回肠交界处,回肠末端突出 盲肠时,其环肌增厚、黏膜折叠形成 唇状瓣,称“回盲瓣”,其可避免回肠 内容过速地进入盲肠,并能防止盲肠 内容向回肠反流。在行结肠镜检查中,该瓣可作为判断肠镜到达回盲部的一个标志。克罗恩病、肠结核常好发于回盲部。

临床解剖回盲肠综合征是白血病化疗期间重要的消化道综合征,亦称回盲部综合征。首先由Sherman等提及,过去的名称较混乱,包括中性粒细胞缺乏回肠结肠炎、盲肠炎、坏死性肠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结肠炎、白血症性回肠综合征。

1.发病机制:①一般认为90%以上的ICS在化疗中发生,且多为联合化疗,以及使用类固醇。化疗时发生骨髓抑制,引起中性粒细胞缺乏,已知全部病例都有严重的粒细胞缺乏,这是ICS发病的主要及必备条件。②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改变肠道菌群,造成菌群失调,使机会致病菌、腐败菌、真菌、病毒等乘机致病。皮质激素的应用,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结缔组织改变,从而降低肠黏膜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加重上述病原体感染。③由于ICS发生时多为白血病未缓解,因此白血病细胞在消化道浸润亦可为本病发生的一个原因,加之血小板的严重减少,出凝血机制的障碍,导致肠壁内出血,细胞毒素的作用使血管壁缺氧,加重组织坏死。④发生于回盲部:可能因为该处血管稀疏,供血较少,而淋巴组织丰富,类固醇及化疗药物可引起淋巴组织迅速坏死,加之回盲部最易胀气,致使供血不足加重。总之,ICS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所致,与粒细胞缺乏、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肠功能障碍,导致肠壁缺血、组织坏死,细菌、真菌感染有关。

2.临床表现:①发热:几乎所有病例均可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②腹痛:其特点为开始弥漫性不定位闷痛,一般多位于右下腹、脐周,并有局部轻压痛,以后可为弥漫性全腹痉挛性疼痛,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③腹泻:大便多为泡沫样,稀便,部分伴有黏液,少见为血便。一般认为含有坏死的黏膜,开始一般为大便次数增多,并逐渐加重,甚至无法计数,多伴里急后重。便前腹痛加剧,便后疼痛缓解者,腹泻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④腹部包块:包块大小不定,从鸽卵至鸡蛋大小,境界不清,有压痛,质地中等,无波动感,超声检查提示为炎症性包块。⑤腹水:腹水症状及体征不明显,B型超声检查、腹腔穿刺可发现腹水。⑥原发病症状及体征: 如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3.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象: 血红蛋白、血小板根据病情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一般均减少。②大便常规: 黏液(+)~(+++),脓细胞 (+)~(++),红细胞 (+)~(++),半数以上可检出真菌。

病理改变:手术或尸解可见病变较广泛,以盲肠为中心,上至回肠末端,下至升结肠下半,肠壁厚薄不均,黏膜呈弥漫性或片状水肿,可有瘀斑,透壁坏死,散在溃疡或穿孔,穿孔相邻部位的腹膜水肿,纤维素渗出;显微镜下病变以黏膜、黏膜下层为主,可见细胞空泡变性,坏死或有出血,在病变黏膜上或黏膜下有时可见细菌、真菌,但病变处炎症反应较轻,仅散在少许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纤维结肠镜检查: 可见盲肠扩张,肠壁充血和散在性溃疡。

临床类型①急性腹膜炎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中毒症状明显,常误诊为胃肠穿孔、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胆道感染、真菌性肠炎。

②包块型:可见明显的包块,有压痛,经消炎对症处理,包块缩小乃至消失。

③腹水型: 由于低蛋白血症或浸润所致,不易查到幼稚细胞,少量腹水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

4.诊断标准:①具备急性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的诊断标准。②全腹痉挛性疼痛、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伴肠鸣音减弱。③高热,体温39~40℃。④腹泻或血性便10次/d左右,量少为泡沫样或稀便,伴或不伴里急后重感。⑤出现腹部包块或腹水者,④、⑤条具备一条即可。⑥排除消化道其他器质性疾病或药物所致的肠道反应。

5.鉴别诊断: ①急性阑尾炎: 两者鉴别困难,急性阑尾炎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先感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本病病变主要在小肠,其主要症状为腹痛、发热、便血、呕吐、腹胀,和ICS有很多类似之处,但认真检查可以鉴别。此病腹痛起病急骤,多为脐周或中上腹阵发性腹痛,并逐渐转为全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腹痛后腹泻,粪便初为糊状,其后为黄水样,继之呈白水状或呈赤豆汤和果酱样,甚至为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粪便少而恶臭,无里急后重等,和ICS有不同,可资鉴别。 ③尚需和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鉴别。

6.治疗原则:①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如出现腹痛、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应考虑ICS的可能,除非有强烈的外科手术指征,一般内科合理的保守治疗,同样能使患者度过粒细胞缺乏期,达到ICS愈合。②在胃肠症状严重的病人,需尽早禁食,时间长短视病情而定,病情好转可逐渐改流食。③抗感染,根据血、分泌物及大便培养应用抗生素。④合理的全身支持治疗,成分输血。⑤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如G-CSF等。⑥手术: 病变广泛而严重,且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一般认为可采用回肠末端、盲肠和部分升结肠切除术,而单纯阑尾炎切除或穿孔修补术失败率高。⑦如病情危重,应暂停化疗。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霍晋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大医院 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