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与小脑之间的硬脑膜隔。
形似帐幕,在颞骨岩部和横窦之间、呈水平位的硬脑膜皱襞,将大脑的枕叶和小脑半球分隔开。小脑幕由左右两部合成,两部分别向内上于正中线相遇,并与大脑镰相连。幕的前缘游离,呈切迹状,称为幕切迹。幕切迹的侧缘向前附着于鞍背,形成环形口,套于中脑周围。幕的后外缘分为二叶,于横沟同硬脑膜外层围成横窦。横窦起于枕内隆凸,向外再转向前,到颞骨岩部上棱的外端转向下,移行于乙状沟处的乙状窦。乙状窦呈乙状弯曲,其末端在颈静脉孔处移行于颈静脉上球。小脑幕前缘在颞骨岩部的岩上沟处,形成岩上窦,此窦前通海绵窦,后连乙状窦。
临床解剖小脑幕脑膜瘤
起源于小脑幕的肿瘤。向下生长压迫小脑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向上发展压迫枕叶和中脑,出现偏盲、幻视和肢体瘫痪等。肿瘤亦可同时向上、向下生长,骑跨了幕上和幕下则兼有上述两方面的症状。由于中脑导水管和回脑室受压移位,较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小脑幕刺激时可出现向眼窝放射的光病,流泪、畏光等称为小脑幕综合征。早期诊断困难。CT、MRI检查可助诊断,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肿瘤染色和供血情况。一般行幕上下联合切口开颅力争全切肿瘤,瘤基宽广,与深静脉关系密切者不易全切。
小脑幕切迹疝
当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存在时,其周围压力升高,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推移的脑组织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幕下,压迫脑干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称为小脑幕切迹疝。
诊断要点(一)在小脑幕切迹疝发生之前,原有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更加突出,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和烦躁不安等。
(二)意识由清醒或嗜睡转为浅昏迷以至深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三)两侧瞳孔逐渐变为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之后瞳孔散大,形状不规则,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还可有眼睑下垂、眼球外斜等。脑疝病因不能及时解除,终将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四)初起时瞳孔散大的对侧肢体表现为运动减少或消失。脑疝继续发展压迫脑干时,引起四肢肌张力减低或出现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强直。
(五)脑疝晚期则出现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改变。最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跳停搏而死亡。
治疗(一)临床判断已发生脑疝时,应立即静脉注射20%甘露醇1~2g/kg体重;颈动脉穿刺推注60~80ml甘露醇,迅速降低颅内高压,暂时缓解病情。
(二)抓紧时机进行必要的检查,尽快明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CT检查常能迅速准确的提供病因诊断。
(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病因治疗,手术切除颅内占位病变或脑室外引流术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吉宏明 - 主任医师 教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