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CT高。正常值
适应证: (1) 功能性肾上腺病变: 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② 嗜铬细胞瘤。 ③ 皮质醇增多症: A、肾上腺皮质增生。 B、肾上腺皮质腺瘤。 (2) 无功能性肾上腺病变: ① 无功能性腺瘤。 ② 转移瘤。 ③ 囊肿。 ④ 骨髓脂肪瘤。
临床意义(1) MRI对比分辨力优于CT,可供三维影像抅,无电离辐射。可根据信号强弱改变的组织特性,有利于肾上腺疾病的诊断。 (2) MRI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CT高。 (3) 应用不同序列信号强弱的改变,可判断肿瘤内有无坏死、囊变或出血。
注意事项(1) 单纯靠用mr判断肾上腺增生和微小肿瘤是困难的,需结合其他影像检查。 (2) 可用31p波谱分析对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和疗效追踪。 (3) 肾上腺区肿块需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脾静脉弯曲、扩张和脾结节或副脾鉴别。
相关疾病肾上腺危象,嗜铬细胞瘤,肾结核,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肾上腺性征异常症,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相关症状盐类皮质激素分泌过少,盐类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儿茶酚胺分泌过量,尿色酱红或呈酱油色,免疫性肾炎,输尿管梗阻,氨基酸尿症,低钾血症,胸痛,咳痰
1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卓 - 高级工程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