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系统是决策论所研究的系统,一般由输入、输出和内部结构三部分组成,它的数学模型描述研究对象的状态演化方程和输出方程,体现决策者所需求的目标,这样,只有在制定合理的目标函数之后,才有可能求得最优决策,经典系统理论着重研究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不涉及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内部行为,而现代系统理论则同时注重两个方面的研究,在系统理论中,输入输出关系常用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的内部行为常用状态变量来描述,并以状态变量为中介把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这里的状态变量必须具有两个特性:1.能全面概括系统在t时刻以前和t时刻内系统运动的全部信息;2.根据系统现在的状态和从现在起到以后任何时刻间的输入,应能预测或完全确定那个时刻的输出,而且状态本身也得到发展1。
决策系统的概念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活动,决策是基于特定的对象系统(决策系统)而言的。这个决策系统一般包括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理论和方法、决策结果等基本要素,它是现代科学决策体制的核心。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慢,社会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信息量也小,一些有远见和才能的统治者可以独自或依靠少数谋士就能做出适应当时社会的决策。可是在现代,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已越来越复杂:很多决策问题不仅涉及的因素极多,而且变化也快,往往需要掌握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单凭个人主观臆断,已很难做出完善而正确的决策。因此,20世纪以来,传统的家长式决策和专家个人决策体制逐步被淘汰,一个由决策者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信息系统和智囊系统所构成的现代科学决策体制已经形成。
在现代决策体制中,决策者(或称决策机构)是整个决策体制的核心,是权力机构,是决策问题的确定者和决策方案的最后抉择者。执行系统的职能是将决策者发出的决策指令具体化并负责贯彻实施,负责计划实施中正常的监控和管理机关中常规性决策问题的处理。反馈系统主要是提供决策方案执行的情况和系统内部各种状态的信息,以供执行系统和决策者使用。信息系统则主要是提供广泛的外部信息,含社会、经济、科技、军事、自然等方面的数据、情报、资料。智囊系统又称为“智囊团”或“思想库”,是整个决策系统的外脑和参谋机构,主要职能是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研究论证,为决策者的决断提供科学依据。
从决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来看,决策者、决策对象,以及决策信息是决策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其中,决策者是这个决策系统的核心。而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信息加工处理需要决策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作为系统的输出通过决策结果反映出来2。
决策系统的基本要素决策者对决策问题起决定作用的人称为决策者。谁是决策者取决于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如果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较大的范围,决策者通常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对这个范围的问题能够做出决定的某个集体。例如,要解决的是如何制定我国的宪法问题,决策者便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决策对象决策总是因为发现了某些矛盾,有某些问题需要解决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这些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决策对象。决策对象的结构化程度往往决定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
决策信息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脱离了信息就成了无源之水,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过程。一切决策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输,只是这个过程会因问题规模和难易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有时是有意识、有组织的,有时又可能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
决策信息主要包括:①决策目标。就是决策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为什么要决策决策目标有多种情况,有的可明确地以数量形式表现,如作战演习中装备完好率;有的只能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如实现某年度装备保障水平达到良好等。决策目标,有的可以公开,有的深藏在某些决策者的心中;另外,有时决策目标有多个,即多目标决策。②决策变量。决策者用此达到目标的手段。决策变量是可控因素,也是决策者在决策中进行选择和做出决定的因素。决策变量既可以是连续的数值量,也可以是离散的备选方案。③环境变量。有时称为状态变量。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又对决策后果起重大作用和影响的冈素,可以是连续的数量,如新装备可能的推广量,也可以是特定的几种可能状态,如天气情况等。
决策理论和方法正确的决策离不开可靠的信息。但是,有了可靠的信息不等于有了正确的结论,在决策活动(加工与传输信息)中,决策者要获得正确的结论,就必须应用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
决策结果一切决策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到决策的结果。不为得到决策结果的决策活动是毫无意义或根本不存在的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沛 - 副教授、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