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浮雕花草柱础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浮雕花草柱础即为用浮雕的雕刻手法雕刻了花草图案的一种柱础形式。

发展历史柱础是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构件之一,在不同时期与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的式样。在较早的殷商时代,柱础大多为天然石块;发展至汉代,出现了圆形、覆斗形和部分动物纹柱础;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较多的莲花瓣形柱础;唐宋时期的柱础大多为覆盆式,雕饰花样也较多;元代时素作柱础最多;明清时期,北方建筑的柱础,尤其是官式柱础多为鼓镜式,其余较为随意。

宋、元以前比较讲究柱础的雕刻,有莲瓣、蟠龙等,以后则多为素平“鼓镜”,但民间建筑花样很多。特别是安在正厅檐廊下的几只柱础,顶部、腰身、座脚分明,在装饰上常用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等雕刻手法,图案涵盖动物、植物、器物、文字、几何图形等。造型各异,图案精致,成为艺术珍品,正面烘托房屋构筑规格的高雅和装饰的豪华。

功能除了防腐、抗压的功能,柱础后来逐渐演化为带有美观功能的装饰,成为屋主人和匠人们突出其品味和艺术审美的重要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石柱也运用了柱础做为装饰,柱础也因其功能和艺术的完美统一,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富有趣味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拥有着无穷微妙的细节,或大气,或精致,或繁复,或简约,既蕴涵着审美旨趣,又表达着伦理规范,成为建筑美学世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柱础柱础是古建筑木柱下石质构件,用以承托柱子,《清式营造则例》中称之为“柱顶石”,宋《营造法式》称“柱础”。根据史书记载,“柱础”肇始于木制品。新石器时代的庙底沟建筑遗址,其柱子埋入地下,铺垫扁平砾石,则可谓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石“柱础”;西周时期“柱础”露出地面;汉以后“柱础”更具艺术化,出现了兽形柱础及方形、莲花、覆盆式、鼓镜石等“柱础”形式。民间建筑中的“柱础”造型丰富,刻内容十分广泛,并赋予寓意。现存“柱础”大致分为二大部分,即以突出形象为主,凿有柱子管胪卯的上部,以及埋入台基与地面平齐的“柱础”方座。1

相关概念柱顶石古建筑石作构件,清式建筑称“柱顶石”,宋式建筑称“柱础”,古时称“磉”、“石锭”,俗称“柱脚石”。“柱顶石”的作用,是阻断地面潮湿对木柱的影响,并有装饰效果。原始社会的早期建筑立柱,埋入土中,柱脚无垫石,只使用黏土加陶片作为柱础,晚期的庙底沟遗址的中心柱出现了扁砾石柱础,但在地面以下。商代宫殿柱础仍为天然石料,加工“柱顶石”并凸出地面的做法,始于西周时期:唐至金代的“柱顶石”,多为覆盆式,唐代刻有莲,宋辽金时多雕花纹;元代的素覆盆式柱础,代表了此时的特点;明清时的“鼓镜式”柱础,时代特征更为显著。依据“鼓镜式”模式,创造的多层鼓形柱础和多层多边形柱础,是民间建筑石作构件中内容丰富的艺术作品。

承础石承础石是古建筑石作构件,承载柱础石重量的石制构件。从出土文物和现存情况分析,“承础石”的形制,可分为规则与不规则两种做法,后期建筑的“承础石”大多比较规则,主要有方形和圆形;不规则的“承础石”,多表现为稍有加工的多边形和自然石材。“承础石”的摆放,一般为直接垫在柱础石下,或将其置于基础夯土中,间接承载柱础石。“承础石”的作用,是为了加强基础的承载力,以防屋架重量通过柱子传递,导致整个建筑下陷,与清式的磉墩作用相同。“承础石”在大型建筑中普遍使用,如唐代的含元殿,其“西南隅有石如础,质粗,疑地中承础石也。”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