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种子即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胚或种壳的因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具有休眠特性的农作物种子在高温多雨地区可防止穗发芽,某些沙漠植物的种子可以休眠状态度过干旱季节,以待合适的萌发条件。
简介广义的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停留在不能萌发的状态。包括两种情况:
(1)生理休眠——即种子本身未完成生理成熟,或存在发芽的障碍,虽然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仍然不能萌发。
(2)被迫休眠——即种子已具有发芽能力,但由于缺少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而被迫处于静止状态。
通常把前者称为休眠种子,而把后者称为静止种子。1
意义生理学意义——种子休眠对植物本身来说,是一种有益的生物学特性,或者说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即对逆境的适应,可以避开干旱、酷暑、严寒等恶劣气候。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泥石流等,有利于种质延续。
农业生产意义——种子休眠会带来有利面和不利面。
有利面——
(1)可预防种子在母株上发芽,如穗发芽,有利于种子的收获。
(2)有利于种子长期安全贮藏,保持种子生命活力和延长种子寿命。
不利面——
(1)若播种季节种子仍处于休眠状态,则会影响生产或浪费种子。
(2)影响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3)造成根除杂草的困难。2
原因胚的影响有些种子采收时外部形态已近成熟,但胚尚未分化完全,仍需从胚乳中吸收养料,继续分化发育,直至完全成熟才能发芽。如银杏、人参。有些种子胚的外部形态虽已具备成熟特征,但在生理上必须通过后熟过程,在种子内部完成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以后才能萌发。如樱桃、山楂、梨、苹果、小麦等。3
种皮影响主要是由种皮构造所引起的透性不良和机械阻力的影响。有的是种皮因具有栅状组织和果胶层而不透水,导致吸水困难,阻碍萌发。如:豆科植物种子有的种皮虽可透水,但气体不易通过或透性甚低,因而阻碍了种子内的有氧代谢,使胚得不到营养而不能萌发。如:椴树。有些“硬实”种子则是由于坚厚种皮的机械阻力,使胚芽不能穿过而阻止萌发。如苜蓿、三叶草。3
抑制物质的影响有些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种子或果实内含有萌发抑制剂,其化学成分因植物而异,如挥发油、生物碱、激素(如脱落酸)、氨、酚、醛等都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这些抑制剂存在于果汁中的如西瓜、番茄;存在于胚乳中的如鸢尾;存在于颖壳中的如小麦和野燕麦;存在于种皮的如桃树和蔷薇。它们大多是水溶性的,可通过浸泡冲洗逐渐排除;同时也不是永久性的,可通过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使之分解、转化、消除。3
解除方法机械破损适用于有坚硬种皮的种子。可用沙子与种子摩擦、划伤种皮或者去除种皮等方法来促进萌发。如紫云英种子加沙和石子各1倍进行摇擦处理,能有效促使萌发。4
清水漂洗西瓜、甜瓜、番茄、辣椒和茄子等种子外壳含有萌发抑制物,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水中,反复漂洗,流水更佳,让抑制物渗透出来,能够提高发芽率。
层积处理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的抑制物质含量下降,而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增加。已知有100多种植物,特别是一些木本植物的种子,如苹果、梨、榛、山毛榉、白桦、赤杨等要求低温、湿润的条件来解除休眠。通常用层积处理,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于1—10℃温度中,经1—3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一般说来,适当延长低温处理时间,能促进萌发。
温水处理某些种子(如棉花、小麦、黄瓜等)经日晒和用35—40℃温水处理,可促进萌发。油松、沙棘种子用70℃水浸种24小时,可增加透性,促进萌发。
化学处理棉花、刺槐、皂荚、合欢、漆树、国槐等种子均可用浓硫酸处理(2分钟—2小时后立即用水漂清)来增加种皮透性。用0.1%—2.0%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棉籽24小时,能显著提高发芽率,这对玉米、大豆也同样有效。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给种子提供氧气,促进呼吸作用。4
生长调节剂处理多种植物生长物质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其中GA效果最为显著。樟子松、鱼鳞云杉和红皮云杉的种子浸在100μl/L的GA溶液中一昼夜,不仅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还促进种苗初期生长。药用植物黄连的种子由于胚未分化成熟,需要低温下90天才能完成分化过程,如果用5℃低温和10—100μl/L的GA溶液同时处理,只需经48小时便可打破休眠而发芽。4
光照处理需光性种子种类很多,对照光的要求也很不一样。有些种子一次性感光就能萌发。如泡桐浸种后给予1000勒克斯光照10分钟就能诱发30%种子萌发,8小时光照萌发率达80%。有些则需经7—10天,每天5—10时的光周期诱导才能萌发,如团花、八宝树、榕树等。藜、莴苣、云杉、水浮莲、芹菜和烟草的某些品种,种子吸胀后照光也可解除休眠
物理方法用X射线、超声波、高低频电流、电磁场处理种子,也有破除休眠的作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