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坝是河流人海在河口的直接产物,是三角洲形成的起始点,也是三角洲最主要、最典型的沉积体。我国入海的大河三角洲的河口坝主要由灰色砂质沉积物组成,含少量泥质沉积。
长江三角洲河口坝主要由粉细砂构成,分选较好,夹泥质纹层,重矿物含量较相邻沉积环境增高,可达10.0%,亦见植物碎屑和少量海相微体生物壳体。
河口坝河口坝是河流人海在河口的直接产物,是三角洲形成的起始点,也是三角洲最主要、最典型的沉积体。我国入海的大河三角洲的河口坝主要由灰色砂质沉积物组成,含少量泥质沉积。
长江三角洲河口坝主要由粉细砂构成,分选较好,夹泥质纹层,重矿物含量较相邻沉积环境增高,可达10.0%,亦见植物碎屑和少量海相微体生物壳体。河口坝沉积厚度超过10 m,与下伏地层呈渐变关系,为向上变粗的序列,沉积作用使之向两侧扩展和增高。河口坝的基底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而后以小岛的形式相继出露水面之上,但各小岛出露的时间互有差异,其间还可能发育次级汊道,成陆之后次级汊道局部可能形成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河口坝上先后出露的小岛相互连接,即成为一个出露水面的完整的河口坝,例如长江口的崇明岛。这类成陆的河口坝一般上覆3~5 m厚的潮坪沉积层。
黄河三角洲是由众多亚三角洲组成,单个亚三角洲形成始于河流决口,决口之初河水漫流入海,然后生成多个汊道,此时河流泥砂堆积在平原之上,随后多个汊道逐渐归为单一河道,河道向海延伸,于口门处形成河口沙坝和远端沙坝。黄河河口坝沉积物为粉砂和极细砂,常夹有黏土质薄层,叠置在远沙坝上,厚度可达11 m;远沙坝沉积物更细,为粉砂和黏土质粉砂,厚度仅1~2 m(成国栋和薛春汀,1997)。1
汊道河床沉积河流入海、河口沙坝形成后,河流即被歧分为两个汊道,汊道是与河口沙坝伴生的沉积单元。新形成的汊道口又可生成新的河口沙坝,致使汊道进一步歧分,产生更多的汊道。河流越小,汊道河床沉积物越粗。近源的滦河汊道河床沉积物以中细砂和细砂为主,远源的黄河汊道内多为粉砂和粉细砂,长江主要为粉砂质砂和含黏土粉砂。汊道河床中一般均出现泥质沉积物,且常会出现浮泥层。珠江汊道河床则为中细砂夹泥质薄层,常出现砾石和铁锰结核,系因三角洲上广泛分布的基岩山丘侵蚀而产生的,同时泥质沉积物也常见。汊道河床沉积中常含海相微体生物,如有孔虫、海相介形类、海相双壳-腹足类、苔藓虫、海胆刺和蛇尾类骨片等,也可见淡水注人带来的非海相淡水介形类、双壳-腹足类、植物种子、轮藻等。汊道河床沉积中通常可见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双向交错层理等,河床底部有冲刷面,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黄镇国等,1982,大港油田地质研究所等)。1
河口天然堤和侧翼边滩主行水河道两侧常出现向海突出的沉积体,国外称为天然堤,天然堤有水上和水下之分(Fisher et al.,1969),这里主要涉及水下部分。黄河三角洲地区将其称之为河口沙嘴(成国栋和薛春汀,1997),长江三角洲地区称之为侧翼边滩,位于河口南、北两侧,分别是陆上南汇嘴和启东嘴的延伸。长江三角洲侧翼边滩沉积物以泥质为主,重矿物含量较低,片状矿物含量增高,微体生物壳体也以河口地区常见属种为主,个体较小(李从先和汪品先等,1998)。1
汊道间浅滩汊道间浅滩分布在汊道之间的滞流地带,沉积物较细。这种沉积单元以黄河三角洲发育最好,并被称为三角洲侧缘、烂泥湾或分流间湾等。汊道间浅滩的坡度较小,为0.04°-0.10°,沉积物为灰色黏土质粉砂,较河口坝明显变细(成国栋和薛春汀,1997)。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分流间湾相对应的沉积单元可能是河口坝尾部的汊道间浅滩,其沉积物主要为粉砂质黏土,含水量高,有时葚至可能出现浮泥。1
前缘斜坡三角洲前缘斜坡是三角洲水下最陡的部分,在湖泊型三角洲其坡度可达20°-30°,而我国的入海大河三角洲一般小于1°。黄河三角洲的前缘斜坡位于水深2 m至12~13 m处,坡度仅为0.2°-0.3°,宽度3~5 km,依其形态、结构可以区分出平滑的前缘斜坡、水下河道、扰动的前缘斜坡和末端隆起等。平滑前缘斜坡在声学剖面上表现为沉积层近平行延伸,无起伏变化;水下河道可延至水深8 m处,切割原来的沉积层,宽度为200~300 m,深度约5 m,往往被后来的沉积物充填,扰动前缘斜坡的面积大,范围广,表面起伏可达1.0 m或1.0 m以上,扰动最强烈者是在水深5~13 m处,主要为沉积物块体滑动产生的沟谷,沉积物液化而生成的塌陷洼地、洼坑等末端隆起较为平滑,可能系高密度流沉积而成的。前缘斜坡以泥质沉积物为主,含水量有明显差异,例如声学透明层的含水量通常较高(Prior et al,1986,杨作升等,1990,成国栋和薛春汀,1997)。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