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瓦尔登转化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瓦尔登转化是指直接与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相连接的有机基一旦被置换,则经常会发生向相反旋光性的构型转化。这种现象是侨居德国的俄国化学家瓦尔登于1897年发现的,所以称为“瓦尔登转化”。1

简介瓦尔登转化由于具有独特作用:从某种合适的化合物出发,能制取难以寻找到的化合物的对映体,所以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他们以为瓦尔登为他们找到了一条捷径,都希望用此法制得自己期望的对映体,但结果令科学家大为失望。他们制取的不是纯净的旋光性构型,而是只含有50%对映体的混合物。这样,化学家对瓦尔登转化的兴趣渐渐失去了。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德国化学家保罗·瓦尔登(Paul Walden)在1897年发现的。他发现,用五氯化磷在醚中处理(−)-苹果酸4,可得(+)-氯代琥珀酸1,后者用氢氧化银处理得到了(+)-苹果酸2。同样,(+)-苹果酸在用五氯化磷处理时,得到(−)-氯代琥珀酸3,而用氢氧化银处理(−)-氯代琥珀酸1,又可得回(−)-苹果酸4。如下图所示:

经后人阐明,当苹果酸与五氯化磷作J仃时,发生了构型反转。而与湿的氧化银作用时,构型保持不变。瓦尔登率先发现构型反转和构型保留现象,故在亲核取代等反应中发生的构型反转现象被称为瓦尔登反转或瓦尔登循环。2

研究进展原理发生在四面体环境的碳原子上、经由背面攻击,是化学中最重要和最有用的一类反应。例如SN2反应中,亲核试剂(通常带负电荷)从一侧接近饱和的碳原子,置换碳原子对面一侧的离去基团,导致碳中心的翻转和分子手性的变化。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具有中心势垒的气相SN2反应表现出反向二级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即当同位素取代的原子并没有直接参与反应时,室温下的速率常数kH/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