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制成型是玻璃古老而传统的成型方法。有不少稀世珍品是依靠这种方法制得的。在目前这种成型方法仍不失为玻璃制造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成型手段。
来历吹制成型(Blow Process)分为人工吹制和机械吹制。目前除少量工艺美术品和少量大件产品外人工吹制已很少用。而以各种自动化机械吹制为主。1905年第一台完全自动化的欧文斯制瓶机问世,它是利用抽气减压原理将玻璃液吸入雏形模内。以后又发展为由供料机将一定形状和质量的料滴,有规律地滴人制瓶的雏形模内,如林取自动制瓶机等。这些制瓶机为了连续装料,它们的模子均随着工作台一起转动。1
“玻璃吹制”的技术发展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一般玻璃器制造的成型方法分为人工吹制和机器吹制两种,其中俗称“吹大泡”的人工吹制技术在5世纪时由中亚传至中国,从此开始了中国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
手工吹制手工吹制主要使用一根空心铁管(或不锈钢管),一端用来沾取玻璃液,另一端用于人工吹气。管长约1.5~1.7m,中心孔径0.5~1.5cm,可根据制品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吹管。
手工吹制主要依靠熟练的技木和本人的操作经验,操作方法貌似简单,但要得心应手地吹制出符合要求的制品,尤其吹制复杂的艺术装饰品确非易事。
手工吹制的玻璃料多数是在坩埚中熔制(也有在小型池窑巾熔制),成型温度的变化较复杂。刚开始的时候成型温度较高,熔融玻璃的粘度也较小,操作持续时间可略长,玻璃料在铁碗中的匀判·时间可稍长,小泡料也可冷得略透些,随着坩埚内玻璃料的逐渐减少与冷却时间延长,整个吹制成型的操作节奏须逐渐加快。
手工吹制的主要技巧:
(1)匀料要均匀,炽热玻璃在各部分的匀称分布主要依靠吹制铁管的旋转速度是否得当,旋转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制品局部厚薄不均;
(2)吹气时间与吹气量要恰到好处,吹气过大会使制品瑞部过薄,尺寸偏大;反之,会使端部过厚,尺寸偏小。故运气自如,吹气力量恰到好处是保证制品尺寸的关键。
(3)挑料重量每次应基本一致,因这种成型方法主要依靠手感与经验。坩埚上部玻璃液粘度与接近坩埚底部的玻璃液粘度有差异,挑料时尤其要注意。
手工吹制成型劳动强度既高,难度也大,但能历经千年而不衰主要是生产这类制品的灵活性大,艺术性高,迄今为止仍不失为玻璃工业中的一种重要成型方法。2
机械吹制(一)吹—吹法
该法多系用来剖造小口瓶,在EF型的行列机初型模中还可使用真空辅助成型。
所谓吹—吹法就是在初模中进行第一次吹制,使口部成型并吹成雏形,然后转入成型模中进行第二次吹制成形。
根据供料方式不同,可分为真空吸料与滴科供料两种吹—吹法成型。
为装料方便,初型模是倒置的,这样上部开口大,玻璃料滴易于入模。装料后,扑气头迅速移至漏斗上部,向初形模内扑气,压缩空气逼使玻璃科料进入口模,形成瓶头。为使玻璃在口模内充分填实,可同时采闲对口模抽真空的方法来辅助扑气。依靠顶芯子上升的动作形成瓶口和气穴。气穴的匀称和位置会直接影响制品壁厚的均匀,扑气须在装料完成后立即进行,否则玻璃冷却硬化后就无法使玻璃料填充均匀。一旦扑气结束后,芯子就立即退出口模,压缩空气会立即由芯子和套筒的间隙进入气穴,并进行吹气,使之成匀称的雏形。
提前例吹气有助于减少制品表面的皱纹,适当延长倒吹气时间可以缩小玻璃料在初形模和成型模中散热量的差异,有利于提高机速。
初形模全开后,由翻转机构在垂直平面内转180°并转入戎型模中,雏形的翻转速度须适中,过陨会造成制品变形和下沉;过快,会造成玻璃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雏形底部集中,使制品底郎过厚,上部过薄。
雏形的加热主要是在闭合了的成型模内进行,并借助自重的作用而向下延伸拉长。同时吹气头压住瓶口,通入压缩空气,将雏形最终吹戍所需的制品形状。吹气的压力和时间与制品的造型与重量有关,尺寸较大的制品,压力应小些,同时适当延长吹气时间,以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固定形状。
(二)转吹法
指在吹制料泡时不停地旋转。
在转吹法中有采用真空吸料法供料的,这是从挡砖内将玻璃液吸出,剪切后落到成型模中,转轴爪会迅速夹住并随即旋转和完成吹气等一系列动作。该法适宜制造较大规格的器具。
(三)带式吹制法
用液流供料,瑰璃液由漏料孔不断外流,经滚筒滚压成带状,然后依靠自重和扑气使之在传动链上形成一个空气料泡,再由旋转的成型模合拢吹制成型。
带式吹制法主要用于生产灯泡泡壳和茶杯等,生产能力较大。它是由美国康宁玻璃公司首先发明和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的,康宁公司以后发展的炊具生产也几乎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
(四)压—吹法
滴料在初型模中进行压制,使口部成型,然后转入成型模中进行吹制成型。
压—吹法成型容易使制品的壁厚分布均匀,因而除了主要用来生产广口瓶等空心玻璃制品外,目前有些工厂也用此法生产小口瓶。
压—吹法与吹—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瓶口和雏形同时由冲头压制而成,而后者要经过预芯子,扑气和倒吹气等工序才能制出瓶口和雏形,压—吹法是在吹—吹法基础上发展的,并用冲头代替芯子。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晓红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