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三叠纪盐类沉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中国印支期前即早中生代及其以前的地质时期,其盐类沉积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五期两型"。

"五期",即5个重要的成熟期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三叠纪。

"两型",即两个主要的海相盐类沉积类型A类和B类。A类蒸发岩系的上、下均为碳酸盐岩,B类蒸发岩系的上、下以碳酸盐岩系为主,但向蒸发盐层过渡部位有泥灰岩、泥岩、粉砂岩等陆源碎屑岩层分布。这两种置位方式或剖面结构类型,比较鲜明地反映了蒸发岩系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海陆关系等古地理条件。A类蒸发岩系一般位于稳定的大陆板块的克拉通盆地里,为地表平坦的陆表海和内陆棚海区。B类蒸发岩系一般发育于大陆板块边缘的裂谷断陷盆地里,海湾或毗邻古陆的浅水陆棚带等,盆底构造活动性大。在巨型蒸发盆地中,有时从古陆边缘到远离古陆的陆棚带,由B类蒸发岩系逐渐过渡为A类蒸发岩系,或表现为A、B两类蒸发岩系的上、下旋回变化。

简介中国印支期前即早中生代及其以前的地质时期,其盐类沉积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五期两型"。

"五期",即5个重要的成熟期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三叠纪。

"两型",即两个主要的海相盐类沉积类型A类和B类。A类蒸发岩系的上、下均为碳酸盐岩,B类蒸发岩系的上、下以碳酸盐岩系为主,但向蒸发盐层过渡部位有泥灰岩、泥岩、粉砂岩等陆源碎屑岩层分布。这两种置位方式或剖面结构类型,比较鲜明地反映了蒸发岩系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海陆关系等古地理条件。A类蒸发岩系一般位于稳定的大陆板块的克拉通盆地里,为地表平坦的陆表海和内陆棚海区。B类蒸发岩系一般发育于大陆板块边缘的裂谷断陷盆地里,海湾或毗邻古陆的浅水陆棚带等,盆底构造活动性大。在巨型蒸发盆地中,有时从古陆边缘到远离古陆的陆棚带,由B类蒸发岩系逐渐过渡为A类蒸发岩系,或表现为A、B两类蒸发岩系的上、下旋回变化。1

三叠纪盐类沉积特点以上扬子地台为例。

上扬子地台区(主要在四川盆地内)三叠系海相盐类沉积主要由碳酸盐岩、硬石膏岩和石盐岩、少量钾盐岩组成,总体上是东特提斯洋在中三叠世发生区域性海退的产物。1

中三叠世雷口坡期盐类沉积此时,华南海区东部上升,江南古陆扩大;西部相对下降,龙门山岛状叠合古陆和康滇古陆北端则没于海面之下,东部海道封闭,下扬子海盆发育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互相沉积,而上扬子海盆仍为浅海-潟湖相沉积。海水逐渐由东往西,最后沿康滇古陆东缘由北往南经龙门山海隆向西撤退。中三叠世末期发生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扬子地台区泥盆纪-三叠纪的台盆相间沉积盆地模式,上扬子台地消亡,进入陆内断陷盆地相继发育、陆内汇聚为主的构造发展阶段。台地型的上扬子局限蒸发盆地成盐作用广泛,成盐韵律数量多,石盐盆地相继广泛发育钾盐矿化(进入析钾阶段),形成中国主要的海相含钾蒸发盐岩系。1

两种基本沉积-成盐模式四川盆地三叠系盐岩沉积具有多期和持续发展的特点,各个时期成盐作用明显地向南充凹陷集中和加强,其规模大,发展历史长,除嘉二外南充凹陷内几乎各个成盐期和聚盐组均有盐岩形成。除此以外还可以看到,四川盆地受古构造和古地理控制,成盐作用在空间上有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雷四成盐期的成盐中心位于蒲江至洪雅一带,盐层厚度都大于60 m,但该区埋藏深度太大(〉3300 m)。根据沉积组合、剖面结构、沉积序列、沉积标志及23种蒸发岩微相特征,可将三叠纪蒸发岩沉积总结、归纳为两种基本沉积-成盐模式,一是台地浅盐湖模式,二是台棚深盐湖模式。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