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2,3-二吡啶甲酸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2,3-二吡啶甲酸

英文名称:2,3-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中文别名:2,3-吡啶二甲酸;2,3-吡啶二羧酸; 吡啶-2,3-二羧酸; 喹啉酸;吡啶-2,3-二酸; 吡啶羧酸; 吡啉酸; 2,3-二羧酸基吡啶; 吡啶-2,3-二甲酸

CAS No.:89-00-9

分子式:C7H5NO4

分子量:167.12

类别:医药中间体

用途: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有机合成试剂。

产品描述:喹啉酸,无色柱状结晶。 微溶于水,不溶于苯和醚。

物化属性外观与形状:白色固体

密度:1.551g/cm

熔点:188-190℃

沸点:425°Cat760mmHg

闪光点:210.9°C

水溶性:0.55g/100 mL

储存条件:储存于紧闭密封的容器中。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不相容的物质。

颜色:Crystals1

安全信息海关编码:29333999

危险类别码:R36/37/38

安全说明:S24/25

危险品标志:Xi

生产方法用喹啉以硝酸氧化制得。用途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有机合成试剂。

危险性概述皮肤刺激(类别2)

眼睛刺激(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急救措施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1

消防措施灭火介质: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碳氧化物,氮氧化物

给消防员的建议: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避免吸入粉尘。

环境保护措施: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扫掉和铲掉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暴露控制:适当的技术控制;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准。

身体保护:防渗透的衣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英国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英国143)防毒罐。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计算化学数据分子量:167.1189 [g/mol]分子式:C7H5NO4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

氢键供体数量:2

氢键受体数量:5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准确质量:167.021858

同位素质量:167.021858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7.5

重原子数量:12

形式电荷:0

复杂度:204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功能3d受体数量:5

功能3d阴离子数量:2

功能3d环数量:1

有效转子数量:2

构象异构体抽样RMSD:0.6

CID构象异构体数量:3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晓林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