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犀角解毒饮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犀角解毒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卷五十一,主治赤游风。

歌诀犀角解毒赤游丹,赤防荆芥翘银甘;灯地黄连犀角末,丹胗丹熛治渐安。

组成犀角3克,黄连6克,生地6克,赤芍6克,银花6克,连翘6克,牛蒡子6克,芥穗3克,防风3克,甘草2克。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功用疏散郁热,凉血解毒。

主治赤游风;皮肤局部红肿,形如云片,焮热肿痛,游走不字,发热恶寒,烦躁多啼,舌质红,苔白。

方义方中水牛角、赤芍、生地黄凉血,水牛角偏于解毒,赤芍偏于散瘀,生地黄偏于益阴;黄连、灯心、连翘、金银花清热,黄连偏于燥湿,灯心偏于通利,连翘偏于散结,金银花偏于消肿;牛蒡子、荆芥、防风辛散透达,牛蒡子偏于辛凉疏散,荆芥、防风偏于辛温透达,兼防寒药凝滞;生甘草清热益气和中。

加减化裁若发热甚者,加大连翘、金银花用量,以清热解毒;若红肿甚者,加大赤芍用量,再加牡丹皮、丹参,以清热活血消肿;若疼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行气活血止痛;若烦躁者,加大水牛角用量,再加黄连,以清热除烦;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若恶寒者,加大荆芥、防风用量,以辛散透达;若热伤阴者,加大生地黄用量,再加麦冬,以清热生津等。

附方名称:犀角解毒饮

组成:防风、荆芥穗、黄芩各一钱,犀角(镑)、甘草各五分,牛蒡子(微炒)四钱

用法:水煎,频服

主治:赤游丹。红肿,游走遍体,壮热不安

出处:《疡医大全》卷三十

名称:犀角解毒饮

组成:生地黄、丹皮、犀角梢尖、芍药各一钱,五味子七粒,连翘、牛蒡子(炒)、元参、甘草各三钱,人参一钱

用法:水一钟半,煎六分或三分,不拘时候服。或研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灯心草二十根,枣二枚,煎汤化下。或加淡竹叶三十片亦可

主治:痘。十日后,壮热不结痂,虽结不实,状如腊棒,而不干者

出处:《痘科辨要》卷六

重要文献摘要《秦伯末实用中医学》:“小儿赤游风证,多由胎中热毒而成,或生后过于温暖,热毒蒸发于外,以致皮肤赤热而肿,色若涂丹,游走不定,行于遍身,故日赤游风。多发于头面四肢之间,若内归心腹则死。治法,当服犀角解毒饮。”

《中医大辞典妇科儿科分册(试用本)》:“赤游丹多见于初生儿,婴幼儿亦常感染。一般发于四肢,由腹背流于四肢者为轻;由四肢流于腹背者为重。邪毒内扰,出现神昏、抽绪,胸满气促者,多属危候。治宜清火、凉血、解毒,用犀角解毒饮;外用大青叶煎水和如意金黄散调敷患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明侠 - 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 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