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轧辊上加引工出轧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轧辊的轧槽对应地装配起来,形成孔型。轧制钢管时,由上下轧槽和芯棒共同组成孔型。轧制时,轧件通过一系列孔型,一般断面积由大变小,长度由短变长,以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图2示出 530轧机的孔型系列。设计孔型系统和每个孔型的形状、尺寸,以及孔型配置和轧辊的导卫装置称为孔型设计。孔型设计是轧钢生产的重要环节,对成品质量、轧机生产率、设备安全、生产成本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孔型按开口位置分为开口孔型和闭口孔型。按功能分为延伸孔型、成形孔型、精轧孔型和成品孔型。
分类——孔型按开口位置分为开口孔型和闭口孔型。按形状分为简单断面孔型,和复杂断面孔型。复杂断面孔型又称异形孔型,包括斜形孔型、蝶形孔型)、弯腰孔型,和万能孔型。
——按功能分为延伸孔型、成形孔型、精轧孔型和成品孔型。延伸孔型主要使锭坯断面缩小,或得到简单断面,椭圆-圆孔型、菱-方孔型。成形孔型在使轧件断面缩小的同时逐渐成为成品雏形。精轧孔型指成品前2~4个孔型。成品孔型指轧出成品的最后一道孔型。
配辊轧辊孔型
孔型配置——在轧辊上配置孔型时,侧壁应有适当斜度,使轧槽磨损后容易修复。为减少轧辊车削修复量,最好采用蝶式孔型、斜形孔型和弯腰孔型。多辊轧制孔型(图1b)能改善变形条件,节约轧辊。
辊环——侧向压力不等值的孔型必须靠辊环来承受轴向推力,以免轧辊串动,使孔型不能维持原设计尺寸(图5)。
原则孔型设计原则——在孔型内,金属的变形极为复杂,孔型各部位斜度不同,轧辊直径不同,轧件同断面各部位与轧辊开始接触的时间不同,压下量不同,都影响到轧件的延伸和宽展(见轧制过程)。因此,应按照金属在孔型内流动规律,设计最佳的孔型系统,以合理的孔型道次和最小的能耗,把金属锭(或坯)轧成形状、尺寸和表面状态合格的轧材。
对孔型设计来说,孔型内金属的横向流动比纵向流动更为重要。金属的宽展往往在很大范围内波动,难以用简单公式概括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孔型充填量估计不足,则孔型充填过满,会出现“耳子”;估计过大,孔型充填不满,会出现“缺肉”。
程序孔型设计的程序是根据各道次的延伸系数,逆着轧制顺序,从成品到坯料,逐道计算出每道孔型的面积,然后确定孔型尺寸,如正方形孔型边长,圆形孔型的半径,断面复杂时可划分成几个简单几何形状部分,分别计算各区域的延伸系数。设计此类孔型时力求使各区域变形一致,并把不均匀变形尽量集中在温度较高的开始的几个道次,减少以后道次的不均匀变形。1
导位轧辊孔型
导卫装置——为使轧件顺利地进出孔型,在孔型的出入口左右两侧均需安装导板;在上辊和下辊出口侧,要设置与轧槽形状相吻合的卫板,又称“嘴子”(图6),以便轧件能顺利离开轧辊。导板和卫板,以及扭转辊和围盘合称导卫装置。导卫装置的设计是孔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卫装置的设计是否得当,对轧材的质量,产量和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均有很大影响。
制图孔型在轧制面垂直方向的配置步骤是:
1)根据轧机的条件,画出轧辊的原始直径,上、下辊的轴线轧辊中线;
2)画出辊身长度,确定各孔位置和辊环宽度;
3)根据采用的“上压力”或“下压力”值,确定轧制线的位置,最后画出平行于轧辊中线的轧制线;
4)在各孔型图上确定孔型中性线,孔型中性线是指在一个孔型图上,上、下轧辊对其作用力矩相等的一条水平线,上、下对称孔型中性线是孔型的水平对称轴线;
5)将孔型中性线与轧制线重合,在轧辊图上画出孔型(配辊图),并标注各部辊径、辊环、圆角、辊缝等尺寸;
6)根据配辊图的尺寸计算各道次的轧制压力和轧制力矩,并对轧辊,机架和有关设备进行强度验算和主电机能力验算;
7)根据轧辊孔型设计的结果(配辊图),再进行进、出口导板和卫板形状及尺寸的设计;
8)对高速线材轧机要编制轧制程序表。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军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