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秒定律(英文:two-second rule;在某些地方则被称为三秒定律,英语:Three-second rule)协助一个防卫驾驶者在理想的驾驶环境中判断避免追撞的最小安全距离。
两秒定律简介换言之,两秒定律是一个经验法则,用以协助驾驶判断在任何速度下该如何维持适当的安全距离。此定律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非汽车的驾驶。
两秒定律不只考虑到安全的刹车距离,也考虑到人类的反应时间。
两秒定律非常实用,因为它可用于任何速度。5英里每小时(8.0千米每小时)(8km/h (5mph))约等同于一辆车的长度。然而驾驶人却可能难以在行进间的驾驶座上做出正确的预估,所以只能依靠在开车前死背“各个速度所需的刹车距离”,更不用说在行进间依照瞬息万变的车速来代入线性方程式做计算。两秒定律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提供一个简单且近乎常识的方法来帮助驾驶提升道路安全。
两秒定律的实践已经证明可以大幅降低任何车与车之间碰撞的风险以及一旦不幸发生事故后,事故的严重程度。两秒定律的实践也能帮助避免紧贴前车/逼车和路怒症的发作。
紧贴前车/追撞的原因大多因为“避免车祸发生所需的应变时间”远小于“驾驶的反应时间”。 驾驶指南或指导员总是要求驾驶们无论在任何速度或路面都必须使用“两秒定律”。 在坏天气、下坡甚或结冰的路面上,必须与前车保持更长的安全距离。
两秒定律告诉防卫驾驶人最需与前车保持多少距离才能有效降低追撞的风险。 两秒定律中的两秒事实上是作为一个安全缓冲,让驾驶拥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做应变。
实际操作驾驶人可以等前方车辆的尾巴通过任何一个固定的点或物体(例如:交通标志、邮筒、路面标线、路上的裂缝、路面上的补丁等),驾驶人寻找固定点的过程不可多于一秒,否则反而导致分心,影响行车安全。
当前面那辆车的尾巴通过了一个固定点,则防卫驾驶人应确保正在驾驶的车辆的前缘(例如:前方的保险杆)于(前车尾巴通过)至少两秒后才通过同一个固定点。
如果防卫驾驶人发现自己车子的前缘于前车尾巴通过固定点后不到两秒就通过同一固定点,那就表示当前的安全距离需要增加。防卫驾驶人应重复两秒定律直到两车通过同一定点的间隔时间至少两秒。
防卫驾驶人可透过在心中默念:“零...壹...二”来判断是否达到两秒。然而更准确的方法则是在心中默念:“只有傻瓜才会违反所谓的两秒定律” 或 “only a fool breaks the two-second rule”。
按照平常的说话速度说/默念完“只有傻瓜才会违反所谓的两秒定律” 或 “only a fool breaks the two-second rule”,差不多约两秒钟,且可顺道提醒遵照两秒定律的重要性。
相关研究在传统的基于车头时距的安全距离模型和基于制动过程的安全距离模型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前导车分别处于静止、匀速和匀减速等不同行驶状态,相应地建立了单车道跟驰状态下跟随车与前导车不发生追尾碰撞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并充分考虑了车辆制动过程中减速度渐变的过程,避免了以往模型中采用制动减速度突变的问题。可以通过M atlab仿真系统对改进模型和传统模型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的仿真,仿真数据从理论上验证了改进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模型计算的安全距离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可为今后研究跟驰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1。
对前期工作中的列车安全距离优化算法,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安全性研究,并给出了基于此优化算法下的列车追踪运行自动调整策略。从列车安全距离优化算法得出列车追踪运行模型的安全原则,通过安全原则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推导出计算安全距离的各参数具体算法。在列车安全距离优化模型确定了追踪目标点,设计了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列车追踪运行自动调整策略1。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算法能够满足列车安全行驶要求,列车追踪运行自动调整策略能使列车在追踪情况下高效地运行,达到追踪运行稳态。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尹维龙 - 副教授 - 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