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艾伯塔煤田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加拿大中生代煤田。位于加拿大西部落基山东坡艾伯塔省南半部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部,呈北西向延伸,与美国落基山含煤区相连。

介绍煤田从西往东分内、外山麓带及平原区三部分。煤炭资源量(其中83%位于平原区),占全加的54%,储量900亿吨。加拿大92%烟煤资源量和储量赋存于此。年产量5000万吨。白垩纪近海型煤系厚1500余米。下白垩统厚300~600米,大部由河流相、三角洲相沉积物组成,含煤23~47层,其中可采煤层5~10层,个别层厚达4.5米,可采总厚度12米以上,分布在内山麓带。上白垩统厚1000米,由河流相、湖泊相、滨海相砂泥岩组成,含可采煤层10层左右,可采总厚度近20米,分布在外山麓带和平原区。古近纪内陆型煤系由湖沼相沉积物组成,沉积在白垩系之上,含数层总厚度20余米的褐煤,分布在平原区。白垩纪煤类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内山麓带为低和中挥发分烟煤,外山麓带为高挥发分烟煤,平原区为次烟煤。煤的灰分一般小于25%、硫分小于0.7%。早白垩世煤适宜炼焦。地质构造从西往东趋于简单,内山麓区褶皱断裂发育,平原区呈平缓褶皱,东部近似水平。该煤田发现于1793年,因地处偏僻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开发,主要是炼焦用煤,大部供出口。

地层艾伯塔煤田为多纪煤田,含煤岩系主要有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主要分布在内山麓带,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分布在外山麓带及平原区。

(1)上侏罗统库特内(Kootenay)群。由非海相粉砂岩、砂岩和泥岩组成,最厚达630m,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所含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往东变薄,且不含煤。

(2) 下白垩统曼维尔 (Mannville)群。与上侏罗统不整合接触。大部分由河流相、三角洲相沉积物组成。厚度为270~600m。其上部含若干厚煤层。在煤田中部,此群沉积最厚,分布最广。个别煤层厚度大于4.5m,煤层累计厚度超过12m。

(3)上白垩统是该煤田最主要的含煤岩系,形成于河流、湖泊及浅海沉积环境。主要由砂岩组成,夹有煤层、粉砂岩和页岩。它与曼维尔群之间有一海相岩组,其顶部的页岩组为与下第三系含煤岩系分界的标志层。上白垩统总厚约1000m,其下段贝利河(Belly Riv-er)组的上部和下部都含多层可采煤层,横向较稳定,个别煤层厚度达3m,下段累计煤层厚度达6m。上段霍斯舒坎宁(Horseshoe Canyon)组含煤13层,在煤田中部其厚度达5m,上段累计煤层厚度达12m;在煤田西北部煤层厚度达3m。

(4)斯科勒德(Scollard)组属于上白垩统顶部至下第三系,是本煤田最上部含煤岩系,由陆相细粒沉积物组成,含有最厚和最连续煤层。全加闻名的阿德利(Ardley)煤层就蕴藏在该组内,厚度达5m,全组累计煤层厚度达24m。

含煤岩系顶部常覆盖冰碛层,厚度由数米至数百米。

构造艾伯塔煤田地处艾伯塔前缘坳陷与地台翼部。煤田西部山麓带为沉降最深部分,属于叠瓦状褶皱带,呈现为极复杂的叠瓦—逆掩构造。逆掩断层面在接近地表处较陡,往深部变缓。该带断层发育,在褶皱轴部可见煤层增厚和牵引褶皱。煤田东部平原区显示不明显的地台型构造,而且背斜发育。背斜两翼发育有次级穹窿构造。从区域总体看,岩层朝西和西南方向倾斜,在平原区东部则近似水平,而在山麓附近岩层倾斜度大致为8.6m/km。

煤田西部和东部火山活动显示不同。西部山麓区,下白垩统中出现凝灰岩和粗面岩岩脉,而在东部平原区,上白垩统中见玢岩和安山岩侵入体。

资源艾伯塔煤田的煤炭资源量估计为175Gt,占全加煤炭资源量的54%,占全加硬煤资源量的91.5%。该煤田勘探程度较高,鉴别储量约90Gt,占全煤田资源量的51%,占全加硬煤鉴别储量的92%;证实储量约22Gt,占全煤田资源量的12.5%。平原区煤炭资源丰富,约145Gt,占全煤田资源量的83%。

开采地质条件艾伯塔煤田山麓区线性褶皱发育,纵、横断层复杂,有些矿区的煤层呈急倾斜,断裂发育,煤层顶、底板破碎;有些矿区的煤层强烈挤压褶皱与支离破碎的纵向断层相间,褶皱顶部或底部煤层增厚成煤包,其厚度可为正常煤层厚度的3~5倍,有的地区达27~50m,矿井大多布置在向斜轴部地段。

平原区煤层呈近水平至缓倾斜,横向分布广泛,煤层在中部埋深仅约25m,向西部加深,靠近落基山区埋深大于250m。各个煤带煤层的厚度有变化,可采煤层呈似透镜状,并有分岔、尖灭现象,有些部位不可采。煤层顶板不坚固;底板中等坚固,呈缓波状起伏。煤层裂隙发育。

开发概况艾伯塔煤田于1793年发现,由于地处偏僻,远离加拿大东部工业区,至20世纪50年代仍只有几个小矿,60年代开始较大规模勘探,70年代后期煤产量大幅度增加,目前煤炭年产量在50Mt以上,主要是炼焦用煤,大部分供应出口。从1974年开始,在该煤田进行石油和煤层气研究,在1000m以深发现煤层。近年来,加强了煤层气研究,该煤田可望成为加拿大煤层气开发基地。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刚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