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加强和活动的现象。季风活跃和中断一般是交替出现的。在冬季,东北季风活跃与亚洲大陆冷空气加强、爆发密切相连。冷空气每爆发一次,东北季风就会加强一次,出现一次活跃过程。夏季西南季风活跃现象,在印度主要表现为季风格移到印度半岛中部,槽线呈东南-西北走向,大致从23°N,85°E到30°N,75°E,在半岛中部产生丰沛的降水。这种形式下,半岛的北部和南部往往少雨。
简介季风加强和活动的现象。季风活跃和中断一般是交替出现的。1
表现在冬季,东北季风活跃与亚洲大陆冷空气加强、爆发密切相连。冷空气每爆发一次,东北季风就会加强一次,出现一次活跃过程。夏季西南季风活跃现象,在印度主要表现为季风格移到印度半岛中部,槽线呈东南-西北走向,大致从23°N,85°E到30°N,75°E,在半岛中部产生丰沛的降水。这种形式下,半岛的北部和南部往往少雨。1
影响因子(1)影响南亚季风中期振荡的两个主要因子是经向太阳辐射加热和积云对流加热;长波辐射冷却对中期振荡也有影响,但是是一较次要因子。
(2)当太阳辐射减弱时,积云对流增强,使南亚季风由中断向活跃转换;而当太阳辐射増强时,对流加热减弱、季风由活跃向中断转换。2
季风季节变化冬季,大陆气温比邻近的海洋气温低,大陆上出现冷高压,海洋上出现相应的低压,气流大范围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风。冬季季风在北半球盛行北风或东北风,尤其是亚洲东部沿岸,北向季风从中纬度一直延伸到赤道地区,这种季风起源于西伯利亚冷高压,它在向南爆发的过程中,其东亚及南亚产生很强的北风和东北风。非洲和孟加拉湾地区也有明显的东北风吹到近赤道地区。东太平洋和南美洲虽有冬季风出现,但不如亚洲地区显著。
夏季,海洋温度相对较低,大陆温度较高,海洋出现高压或原高压加强,大陆出现热低压;这时北半球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尤以印度洋和南亚地区最显著。西南季风大部分源自南印度洋,在非洲东海岸跨过赤道到达南亚和东亚地区,甚至到达我国华中地区和日本;另一部分东南风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以南或东南风的形式影响我国东部沿海。
夏季风一般经历爆发、活跃、中断和撤退4个阶段。东亚的季风爆发最早,从5月上旬开始,自东南向西北推进,到7月下旬趋于稳定,通常在9月中旬开始回撤,路径与推进时相反,在偏北气流的反击下,自西北向东南节节败退。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起源于三支气流:一是印度夏季风,当印度季风北移时,西南季风可深入到我国大陆;二是流过东南亚和南海的跨赤道气流,这是一种低空的西南气流;三是来自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季风,有时会转为南或西南气流。
季风每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在南海北部,中间经过3次突然北推和4个静止阶段,5月底至6月5—10日到达华南北部,6月底至7月初抵达长江流域,7月上旬中至20日,推进至黄河流域,7月底至8月10日前,北上至终界线—华北一带。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烈,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常有8级以上的北到西北风伴随寒潮南下;南海以东北风为主,大风次数比北部少。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