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游离氰化物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未结合在络盐中的多余氰化物称作游离氰化物。平常说的氰化物主要是由游离的氰化物和各种络合氰化物的总称。

一般情况下游离氰化物是指带有氰基的未于其他离子结合的,要想测定游离氰化物,需要将游离氰转化变氰络合物,然后再进行标定。

游离氰化物及氰化物是含有氰基( —CN )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分简单氰化物 、氰络合物和有机氰化物三种。

氰化物简单氰化物最常见的是氰化氢、氰化钠和氰化钾,均易溶于水,进入人体后易解离出游离氰基,对人体有剧毒。通常所说的氰化物主要指这几种。多种金属均可与氰形成氰络离子化合物,氰络离子的解离度很小不易形成游离的氰基,其毒性也较低。常见的有机氰类环境污染物有丙烯腈、已腈、丁腈等,均有异臭,可溶于水,在氧化剂存在下可释放出游离氰基。

水中氰化物多为炼焦、电镀、煤矿、冶炼等工矿企业的生产废水污染造成。水体中的氰化物以多种状态存在,’如与钾、钠、铵等成简单盐类,溶解度大,毒性强,通常所称的“游离氰,,即指定些化台物。与铜、锌、铁,钻、镍等成络合物状态如Fe(CN)63-、Zn(CN)42-、……其化学性质和毒性各不相同。“总氰化物”是指水体中口“游离氰"与各种氰络合物的总和。

氰化物的测定有间接极谱法,吡唑酮比色法、Ag2S电极法,含量在1毫克/升以上时,宜采用硝酸银容量法来测定。1

游离氰化物的测定1.方法摘要

本法以硫酸镍标准溶液滴定游离氰化物,当到达终点时,过量的Ni与Ni(CN)42-生成氰化镍沉淀。

NiSO4+4NaCN —→Na2SO4+Na2Ni(CN)4

Na2Ni(CN)4+NiSO4 —→2Ni(CN)2↓+Na2SO4

2.试剂

硫酸镍标准溶液 称取14gNiSO4·7H2O,加水稀释至1L。取25mL镍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75mL、缓冲溶液(pH=10)10mL、紫脲酸铵指示剂0.2g,用已标定的(0.05mol/L)EDTA溶液滴定至橙黄色变紫红色。

cV=25×cNi

cNi=cV/25

式中c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V ——耗用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Ni ——硫酸镍标准溶液的浓度。

3.分析方法

如镀液不清亮,先将镀液用双层干滤纸过滤(干烧杯盛接);使镀液清亮,然后吸取镀液1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酸镍标准溶液滴定至微浑浊为终点。滴定剂必须直接滴入溶液中,不要滴至锥形瓶的边沿上,同时需不断摇动。

4.计算

含游离氰化钠 ρNaCN=4cNiV×49/V试 (g/L)

式中 cNi ——硫酸镍标准溶液的浓度;

V ——耗用硫酸镍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试——试样的体积(mL);

49 ——MNaCN。

或按下式计算:

含 ρ游离NaCN=ρ总NaCN— ρZn ×4MNaCNg/MZn (g/L)2

在碱性介质中,以碘化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 形成Ag(CN)2-络合物,过量的银离子与碘化钾生成黄色的碘化银沉淀,即为终点。

AgNO3+2NaCN —→NaAg(CN)2+NaNO3

AgNO3+KI—→AgI↓+KNO3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制备;称取在110℃干燥过的硝酸银1.734g溶于水中, 移入1L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置于暗处。此溶液1 mL≈1 mgNaCN。

取10mL试液于100mL锥形瓶中或烧杯中,加5%碘化钾溶液5滴,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混浊出现为终点, 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掖的毫升数×0.01%, 即为试掖中NaCN的百分浓度或毫升数×1/万,即为NaCN的万分浓度。1

氰化物的急性中毒多见于误服,氰化物进入人体后可被迅速吸收入血液中。

氰化物检测盒在血液中氰化物与红细胞中的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并阻碍其还原,使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进行,造成细胞窒息、组织缺氧,出现神经性呼吸衰竭,是氰化物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氰化物的慢性中毒多为吸入性中毒,一方面氰化物使神经系统发生细胞退行性变,产生头痛、头晕、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另一方面氰化物的代谢产物硫氰化物在体内蓄积,妨碍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3

应用金属电镀、表面硬化、矿石浮选、提取金属、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金属热处理、有机玻璃、制造炸药等领域,亦可用作显影剂和杀虫剂,同时也是化学试验的常用试剂。 由于氰化物的应用很广泛,其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引起地面水体的污染。采用氰化物作原料的各种企业排出的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氰化物。另外氰化物也常作为副产品出现于某些工业废水中。常见的含氰工业废水有电镀废水、煤气废水、钢铁废水、选矿废水、提炼金属以及有机玻璃等工艺排出的废水。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尹维龙 - 副教授 - 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