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鹿茸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具有补诸虚不足之功效。
组成鹿茸,麋茸,附子,白龙骨各一两(37g),麝香一分(0.37g)。
用法用量上为末,以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若觉得力即止,不可多服。
功用补诸虚不足。
文献摘要原方选论
1、《普济方》:“附子鹿茸丸出《十便良方》补褚虚不足。鹿茸、麋茸、附子、白龙骨各一两,麝香一分。右为末。以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晚食前。温酒下一二十丸。若觉得力即止,不可多服。”
方论选录
1、《普济方注录》:“附子鹿茸丸治诸虚不足。鹿茸、麇茸、附子、龙骨各30,鹿香8,糯米糊和丸,每服2g,温酒下。”
2、《温法述药》:“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附子鹿茸丸(鹿茸、麋茸、附子、白龙骨各一两,麝香一分。上为末,以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若觉得力即止,不可多服),功能补诸虚不足。”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龚小刚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