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祛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洞天奥旨》卷五引巫真君方。主治肾俞生痈。
组成忍冬藤四两,熟地三两,冂莶三钱,天花粉二钱,草乌头二钱,肉桂二钱。
用法用量水煎汁一碗,空腹服。未破者二服即消,已溃者即去黑烂,十服乃愈。
主治肾俞生痈。
方义方中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熟地补血滋润,益精填髓;冂莶清热祛湿通经络;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化痰;草乌头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肉桂补火助阳。诸药结合使用,以清热药为主,已达到清热消肿之效;熟地搭配肉桂,使得散中有补,不致损伤元气。
重要文献摘要《洞天奥旨》:“肾俞发者,发于腰之上,命门之旁,乃膀胱之经穴也。然其穴逼近肾堂,虽膀胱之部位,实即肾之部位也。此处断不可生痈,而痈之生者,无不由于多服金石热药,及膏粱厚味,又不忍轻易泄精,遂忍耐而战,及至精欲下走之时,或提气缩龟,不使其遽泄,肾精不得出于精管,欲仍回旧宫而肾不受,乃壅于皮肤,变为毒而成痈也。凡痈俱不可轻用攻剂,况肾有补而无泄,更宜用补。盖肾得补而气旺,气旺则火毒难留而易散也。设于补之中,而益之托里解表之味,谁谓肾痈即不可治哉?惟因色而成痈,复成痈而犯色,未有不死者矣。至于气恼,亦须同忌。以肝为肾之子,肝有怒气,必耗肾水,肾虚复耗,疮必难痊,然终不及犯色欲之凶,为更烈也。”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宇捷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