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荭草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荭草花,中药材名。本品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功能主治为: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

功能主治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分布区域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生长环境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

药材性状干燥花序,花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开时常呈扁形的半开放状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贴。

相关配伍①治胃脘血气作痛:水荭花一大撮,水二钟,煎一钟服。(《董炳集验方》)

②治心气L痛:水荭花为末,热酒服二钱。(《摘元方》)

③治痢疾初起:水荭花(取花、叶)炒末。每服三钱,红痢蜜汤下,白痢沙糖汤下。(《经验广集》)

④贴痞:水荭花(花、叶、茎、根同用),取一、二担水,满锅煮透,去渣,存汁,慢火熬成膏,纸绢任摊,狗皮更好。(《经验广集》水荭花膏)

⑤治横痃:荭草花一握,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相关论述《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朱章志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