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野漆树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野漆树叶,中药材名。本品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功能主治为:治蛔虫病,创伤出血,胼胝。《福建民间草药》:破血通经,消积杀虫。

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

性味归经《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蛔虫病,创伤出血,胼胝。《福建民间草药》:破血通经,消积杀虫。

形态特征野漆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染山红(《植物名实图考》),山漆、漆柴、毛叶漆。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嫩枝和冬芽具棕黄色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形以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疏生柔毛或近于光滑,下面有黄柔毛,侧脉18~25对显着;叶柄短,有毛。圆锥花序侧生;序梗密生棕黄色毛;花细小,黄色;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5裂;花瓣5;雄蕊5,在雌花中不完全;子房无柄,上位,1室,花柱3。核果偏斜而扁,宽大于高,横径约8毫米,淡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本植物的根(野漆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分布区域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生于山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药理作用非瑟素有解痉作用,在小鼠小肠标本上,它对抗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为罂粟碱的166%。

相关配伍①治蛔虫:野漆树叶三至五钱。酌加水煎,取半小碗,早晚饭前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创伤出血:野漆树叶晒干研末敷掺。(《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胼胝:野漆树鲜叶-至二两。和桐油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化学成份含野漆树甙。枝含非瑟素、黄颜木素。种子含脂肪油。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钦河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暨南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