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中药材名。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的块茎。秋冬采挖块茎,除去外皮及须根,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的块茎。秋冬采挖块茎,除去外皮及须根,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块茎圆锥形、椭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2cm,上部以下具宽鞘;叶片戟状长圆形,前裂片较大,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裂片较小,长三角形。花序柄细长;佛焰苞管部绿色,檐部绿色至绿白色,顶端长鞭状或较短。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长或短,顶端具淡黄绿色的附属器。雌花序卵形,中性花序锥形,雄花序黄色。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区域主产广西。
生长环境生于田边、山溪或低洼湿地。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肥。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水田栽种,不宜在过酸过碱或冷水田种植。
繁殖方式繁殖方法:用块茎繁殖。
栽培技术在11月收获时,选留小的、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晾干表皮后与稍湿润的细沙混合贮藏待播。翌年3-4月,在苗床上均匀撒播,上覆土1-2cm,每1hm2用种量7500kg左右。培育1个月后,苗高10-15cm,按行株距10cm×5cm扦栽,入土深度1-3cm。田间管理定植后保持水深2-3cm;经常拔除杂草,避免草荒;生长期追施肥料5-6次,早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
药材性状块茎近圆形、椭圆形、圆锥形或倒卵形,直径0.5~1.5cm,高0.8~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上部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药理作用1.镇吐作用:水半夏生品的煎剂50g/kg灌胃,能显着减少鸽子因硫酸铜刺激诱发的呕吐次数,减少率为50%;但不能减少呕吐只数。其镇吐作用和强度与半夏相似。炮制品则作用较弱,老法和新法(采用饱和矾水直接浸泡)制品煎剂的呕吐减少率分别为28.7%和11.8%。
2.止咳作用:水半夏生品及老法、新法制品的25%混悬液,给小鼠灌服10g/kg,对浓氨水所致咳嗽均有明显止咳作用,新法制品的止咳率为44.8%,生品和老法制品分别为25.5%和20.4%。
3.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测定,水半夏生品,新、老法制品的醇提取液,灌服300g/kg,新、老法制品均有一定祛痰作用,作用强度分别为对照组的225%和173%;而生品未见明显祛痰作用。水半夏的祛痰作用略强于半夏。
4.抗心律失常作用:水半夏煎剂给大鼠灌胃53g/kg,对氯化钡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室性早搏持续时间由蒸馏水组的81.54±;15.73min变为24.87±;5.73分钟,其作用强度与半夏无明显差异性。
5.中枢抑制作用:水半夏煎剂腹腔注射60g/kg,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而30g/kg剂量组的作用则无明显性。大剂量时有轻度增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及对抗电惊厥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枢抑制作用比半夏更弱。
6.抑制唾液分泌作用:水半夏煎剂60g/kg家兔灌胃给药可抑制毛果芸香碱所致的唾液分泌,还能减轻流泪现象及缩瞳程度。推测可能有类似阿托品作用,这可能与其“燥湿”作用有关,同样可解释服后有口干的临床表现。
7.其他作用:水半夏醇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对亚油酸自动氧化的抑制率IR(%)为94.1%,IR与抗氧化性能成正比。催吐及泻下作用,水半夏生品混悬液给家鸽灌胃有催吐作用,催吐的半数有效量为1.22g/kg。生药煎剂100g/kg剂量时,有60%家鸽发生泻下作用。新、老法炮制品则未见明显催吐作用。
8.毒性:水半夏生品有刺激作用,40%混悬液给家兔滴眼,对眼睑结膜刺激的阳性率达100%,甚至出现水肿,其强度小于半夏。矾制品的刺激作用显着降低,同浓度新、老制品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0%。水半夏生品还有催吐和泻下作用。生品、新、老制品混悬液小鼠1次灌胃10g/kg,生品煎剂小鼠灌胃120g/kg,观察5天全部存活。腹腔注射水半夏80g/kg,观察72小时小鼠出现反应低下,肌肉松弛,呼吸徐缓等中毒症状,但未见死亡。矾制品水煎剂能降低其毒性。
注意事项阴虚燥咳及孕妇慎用。
化学成份含有机酸、酚类化合物、鞣质、甾醇及生物碱。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林培政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