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于推动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防灾小卫士
通过灾害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理念,提高公民防灾素养。
收藏

1573618074%E5%9B%BE%E8%99%AB%E5%88%9B%E6%84%8F-391431551180210191.jpg?size=30586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后三方面属于防灾减灾社会学研究与实践领域,深入思考构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当然也十分迫切。

一、何谓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灾害意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学校教育是重要的灾害教育实施场所,学生防灾素养提升之后可以向家庭、社区传递,通过影响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而辐射影响社会,提高全民防灾素养。

我们也可以从如下方面体会灾害教育的价值:

一、为了培养“幸存者”的灾害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灾害教育是可以救命的。学生通过学习了一定的灾害知识、防灾减灾技能、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态度后,当灾害来临时,临危不惧,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保护自己的生命。

二、为了培养“援助者”的灾害教育。壮大救灾力量,提高救援效率。日本就是“自助为主,互助为辅,公助为补”,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技能,除了自救,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互助,在最短的时间挽救更多的生命。据相关报道,唐山大地震存活者主要依靠自身及邻居救援力量而存活。

三、为了培养“社会力量”的灾害教育。2008年也被称之为中国公益元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志愿者组织、NGO、社会救灾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灾害教育的开展也是为了增强社会力量的造血功能,使全民关注防灾减灾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关注脆弱性,培育大量的灾害救助社会工作者,使这项工作后继有人。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要从“长效”、“机制”两个关键词上来理解、把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是指能长期保证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构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好的形式与做法,但更重要的是从顶层设计上加以考虑,如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内容、平台与形式、人员及资金配套等方面。

二、为什么要构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2.1习近平: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防灾减灾工作者要积极主动落实新时代防灾减灾工作新理念,主动用“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思想指引实际工作,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从业人员要从加强灾害管理培训力度、构建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加以探索。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指出: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工程。同时,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指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效能有待提高。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防震减灾科普作品有待创新,科普精品较为缺乏,“互联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创新不足,体验式、互动式的防震减灾公共文化设施紧缺。街道社区防震减灾宣传作用发挥不够,社会舆情回应与引导水平有待提高。

2.2理论研究

灾害教育是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构成,学校灾害教育应该首先发展,因为学生可以向家庭和社会传播灾害知识、防灾减灾能力、以及防灾素养。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在新时期必须构建起全面的、系统的、可持续的灾害教育体系,形成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配合,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公众教育为外缘,立足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灾害教育。

2.3实践需求

目前,从灾害管理部门来看,基层防灾减灾科普业务能力亟待提升;科普宣传教育体系尚需构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内容亟待研究,以此来确保长效机制的构建。

从学校教育部门来看,教育更为系统和正规,更容易形成长效机制。目前,管理人员与教师防灾态度较为积极,但是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同时,学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师资与培训,欠缺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尚需探索,缺乏评价与激励机制等。

三、如何构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3.1加强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树立大宣传的意识

当前,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逐步提升。同时,仍存在着防灾减灾素养相对偏低,民众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既是弘扬防灾减灾先进文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需要;更是防灾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需要。同时,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各方面工作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搞好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升首都北京安全安心社会建设水平。

因此,要树立“大宣传”的概念,就形式上来说,整合科普宣传、新闻宣传与法规工作宣传等,就人员上来说,就是“全民”搞宣传。不仅要培养专业化人才,还要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方面的研究,为防灾减灾科普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广泛动员各类专业人员,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科普专家宣讲团队、创作团队和传播团队。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促进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科普队伍的科学素质与水平。定期举办防灾减灾科普成员与媒体的交流互动活动,让媒体从业人员理解防灾减灾工作,搞好舆情、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媒体从业人员防灾减灾工作的报道质量。

3.2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研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我国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开展较晚,尚无大规模现状调查等研究基础。灾害教育研究大多属于介绍式、呼吁式研究,大多为应景之需,缺乏长效机制;加之理论体系薄弱,灾害教育、宣教工作实践缺乏理论指导;最后,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存在某些问题、教学设计水平制约灾害教育的效果;综上,这些问题导致了灾害教育开展效果不甚理想。按照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工作实践,组建科技团队,确定研究方向:

一、公民防灾素养检测,发布白皮书、蓝皮书,做到理论研究服务实践,具有影响力。二、探索灾后心理康复研究内容体系,通过构建专家队伍,建设心理教室等形式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三、开展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库内容研究,开发形式多样的展教具,出版精品教材、科普读物、教师读本,探索梳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内容要点,制定指导纲要等内容。同时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标准研究。四、开展灾害社会学相关研究,开拓灾害文化、灾害史等领域。防灾减灾教育事业发展最终目标是构建社会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安全安心社会。五、开展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研究。舆情及新闻应对工作至关重要,可以纳入年度工作。

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系列活动。

一、首都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活动。活动以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素养为根本宗旨,向公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技能,深入基层、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提升地震系统公众服务能力。北京市地震局通过组建教育培训部,加强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同时,构建局内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普宣讲制度,还邀请局外人员组建“首都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讲师团”,邀请各行业知名科普讲师加入,发挥专家作用,提升科普效益,探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长效机制。首都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活动”活动的开展,使我市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六进”从原先每年10几场提升到50几场,未来还将继续推进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打造网络在线授课平台,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培训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公众科普服务能力。

二、开展地震系统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举办地震系统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3次/年,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加强了灾害管理培训力度,为各区地震局业务工作交流成功搭建了平台、加深了全市地震系统对防震减灾工作意义的理解,对于提升各区地震局业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和推进作用,为新时期基层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积极开展科普师资、志愿者培训工作。北京市地震局联合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市教科院、北京减灾学会等单位开展了“2017年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师资培训暨灾害教育研讨会”。参与培训的种子教师可以进一步辐射全市教师,开展学校防震减灾教育,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同时,开展志愿者培训工作,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3.3重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我国首先应该重视灾害教育,构建灾害教育体系,可以通过灾害教育立法的形式,或者指定灾害教育指导纲要来确保灾害教育的实施与教育目标,构建灾害教育课程,研究灾害教育策略,通过灾害教育的师资培训,防灾素养的调查分析来推进灾害教育。

建议相关部门成立国家灾害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制定研究计划并实施资助,成立专家团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开展研究与实践等措施促进灾害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英. 防灾减灾教育指南[M]. 地震出版社, 2015

[2] 张英. 灾害教育课程设计[M]. 地震出版社, 2016

[3] 张英.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力提升读本[M]. 地震出版社, 2017

[4] 张英. 减灾教育研究与实践[M]. 地震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