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石,中药材名。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采得后,除去泥沙、杂石,挑选纯净的块片。功能主治为:①《纲目拾遗》:去翳明目。②《四川中药志》:镇惊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和夜不安眠。
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采得后,除去泥沙、杂石,挑选纯净的块片。
性味归经《四川中药志》:性寒,味咸,有小毒。
《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肾等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去翳明目。
②《四川中药志》:镇惊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和夜不安眠。
形态特征水金云母,又名:蛭石,猫金。单斜晶系。晶体常呈薄云母片状。颜色为褐色、黄褐色、金黄色。条痕白色或褐色。光泽珍珠状、金属状或玻璃状,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极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挠性,弹性较差。产于蚀变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岩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变化的产物。
资源分布产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药材性状为不规则的片状,一般长2~6厘米,厚约5毫米。色金黄、或暗棕色至墨绿棕色。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具金属光泽。质柔软,可用指甲刻划并留浅色痕迹。断面呈层状,无光泽,易剥离成薄层。薄层具可塑性,可随意挠屈,甚易用手撕断。灼热后迅速膨胀。气微,味淡。煅过的金精石表面有黄色无光的斑点,质较脆。以块大、色金黄,质柔软、无杂质者为佳。微溶于盐酸,其溶液呈浅黄色,加10%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变为碧蓝色,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继而变为蓝色。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钱。
注意事项《纲目》:多食壅气、生痰、动嗽,令人身重,发面黄疮疥。
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拾遗》:去翳明目。
2.《四川中药志》:镇惊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怔忡和夜不安眠。
化学成份含氧化镁14~23%,氧化铁5~17%,氧化亚铁1~3%,氧化硅37~42%,氧化铅10~13%,水8~18%及其它杂质。又北京市售品含大量铁离子,中等量亚铁离子、铅离子、硅酸根离子,小量镁离子、亚锰离子及痕迹量钾离子。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郁保生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