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是临床常见疾病,大多数是由于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而形成的后遗症,挛缩绝大多数发生于颈前区,也可见于颈侧区,颈部瘢痕挛缩常较面部瘢痕挛缩更为明显。挛缩的瘢痕不仅使头颈部的运动大大受限,还会使下颌及下唇的活动、咀嚼及语言等受限制,需要及早治疗。
病因

本病大多是由于热力烧伤引起,少部分可因电、放射线和化学烧伤所致。另外交通、工伤事故、动物咬伤、颈部化脓性感染、皮肤坏死和手术切口等也可能导致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临床表现颈部瘢痕挛缩可分为4度。
(1)I度 单纯的颈部瘢痕或颈胸瘢痕。瘢痕局限于颏颈角平面以下,对颈部功能无明显影响。
(2)Ⅱ度 颏-颈瘢痕粘连或颏-颈-胸瘢痕挛缩,瘢痕范围波及颈部与颏部,使颏颈粘连在一起,颏颈角消失,下唇可能有轻度外翻,颈部后仰及旋转受限,饮食、吞咽受轻度影响。
(3)Ⅲ度 下唇、颏、颈瘢痕粘连。下唇到颈前区都有瘢痕并粘连在一起。形成颏胸粘连,颈部轮廓不能辨认。头颈部不能后仰,下唇严重外翻,下睑外翻,饮食困难,发音不清,不能闭口,流涎不止等。
(4)Ⅳ度 下唇、颏、颈、胸瘢痕粘连。下唇到颈前区、胸部都有瘢痕并粘连在一起,颈部极度屈曲,颈椎、胸椎后突,表现为驼背,不能仰卧和平视,不能闭口,流涎不止,饮食、呼吸困难。儿童患者如果不能及时纠正畸形,可以继发下颌骨、颏部发育不良,下切牙外翻,出现开颌、错颌。

检查一般体格检查即可见本病的相关临床表现。

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治疗对于颈部深度烧伤,目前建议于伤后早期即行切(削)痂、大张中厚植皮,而不要等到创面发展成严重的瘢痕畸形,产生了继发损害后再行手术。本病主要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Z”字成形术或五瓣成形术
适用于已软化的条索状或蹼状瘢痕,其原理是通过皮瓣的异位转移,改变原有瘢痕线的方向,达到松解瘢痕挛缩的目的。
2.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瘢痕范围有限或挛缩程度不重,在Ⅱ度以下者,若颈部周围皮肤条件良好,则可选择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修复。
3. 颈部双蒂皮瓣
即在颈部的上下做瘢痕的切除松解,从而形成以左右两侧为蒂的双蒂皮瓣,并将其置于颈部的正中,皮瓣的上下松解创面,可行自体中厚皮或全厚皮移植。
4. 自体皮移植
由于颈前区自颏部到胸部为一个自然的生理凹面,在切除增生性瘢痕并对挛缩进行彻底松解后,此曲线能恢复。尽量用全厚或中厚皮片修复瘢痕松解后的继发创面,以防颈部挛缩的复发。

预后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在自体皮移植后,由于皮片的自身回缩,常常导致颈部挛缩的复发,且皮片越薄,复发率越高。

预防颈部大面积烧伤后应及时治疗瘢痕挛缩畸形;鼓励患者自己洗漱、吃饭、穿衣,每日的生活锻炼是最有效的主动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