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附加阻力1(additional resistance for cure)是指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时额外增加的阻力。
简介曲线附加阻力(additional resistance for cure)是指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时额外增加的阻力1。
产生原因其产生是由于在曲线地段:
(1)内外轨长度不同,机车车辆内外侧车轮运行的距离不相等,引起外轮向前内轮向后滑动,增加了轮轨间的纵向滑动阻力;
(2)外轨起导向作用,外轮受外轨顶推改变运动方向,因而增加了轮轨间的摩擦力1;
(3)列车在进人或驶出曲线地段时,机车车辆的铃向架要绕心盘转动,产生摩擦力。其值大小与曲线半径、轧距、行车速度、外机超高、机车车辆类型、固定轴距等因家有关,一般根据试验资料归纳出经验公式计算。
列车运行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平坡、直线上运行时的阻力。包括机车的基本阻力与车辆的基本阻力。是计算列车牵引吨数、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时分的基础数据1。
是由于机车车辆内部的机械摩擦、车轮与钢轨间的摩擦、冲击、振动,以及空气阻力等因素引起的阻力。其大小与列车运行速度,机车车辆的构造、外形、质量、保养状态、轨道类型与线路维修质量等有关。试验条件是:运行速度不低于10km/h,风速不大于10m/s,外界温度不低于-10℃。因为机车、客车、货车的构造和质量不相同,其单位基本阻力计算式的系数亦有差异。
列车制动力由司机操纵制动装置产生、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使列车减速或停车的力。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和安全行车必不可少的力。按制动力形成方式可分为黏着制动与非黏着制动;前者如空气制动、盘形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液力制动等,依赖于轮轨间的黏着力产生制动力,制动力的最大值受机车车辆轴重和轮轨间粘着系数的控制。列车运行速度提高,黏着系数降低,制动力减小,故黏着制动不能满足列车高速行驶时对制动力的需要。非黏着制动如磁轨制动、涡流制动等,制动力的大小不受轮轨间黏着系数的限制。列车行驶时,必须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故制动力越大。则允许列车运行的速度越高,若制动力的最大值被固定。则下坡坡度越陡,允许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越低。为便于计算,制动力也可用平均每吨列车质量的制动力——单位制动力(N/t)来表达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