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交通规划目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交通规划目标是指期望未来城市交通所达到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人口演变、实现年份等方面都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通常是概略的若干项定性阐述,写在城市交通规划的开头;包括定量指标在内的详细内容则列入交通规划评价中的目标设计1。

简介交通规划目标是规划期限内交通设施,交通行为的质量和数量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其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出行时间(min);机动车速度(km/h);公交车平均速度(km/h);公交车万人拥有量(辆/万人);快速轨道交通路网密度(km/km);公交线网密度(km/km);道路网密度(km/km);公交车高峰小时乘客密度(人/m);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车·a);交通噪声及排气污染2。

主要内容道路交通规划目标具体内容如下:(1)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道路的分级体系也要明确分清,知道每一条公路位于哪一个等级以及其功能如何,这样能让整个地区的道路体系更完整,更清楚,在运输使用的时候畅通无阻。(2)加强整个地区内外部的交通,让道路的对外联系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周边的城市以及外部地区有更好的联系,让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3)对于市区内部而言,应该维持好的交通秩序,控制好机动车的需求和服务的能力,重视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的各种区别以及联系,让交通更好地发展,体现人性化。(4)各地应该根据自己本村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山脉以及河流等充足的自然条件,选择最合适的道路,尽量使用一些交叉宽阔的道路,让一些道路有明确的方向,最好用图形解释,这样才能有最合理的规划。(5)为了提高整体的服务能力,应该合理地做出一些交通的安排,应该重视道路的修建和规划,这样才能让交通更方便快捷。

交通规划原则1)依据国家有关道路交通和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以及参考现行地方标准。

2)道路网络布局应与城市规划、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满足城市规划对道路系统网络结构要求和交通系统功能需要的同时,做到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3)道路系统应体现功能分级,各等级道路之间应有合理的比例和密度,有较好的衔接。

4)主骨架道路网络是道路系统的核心骨架,由高速路、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构成,应分布于重要的机动车交通走廊上,具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道路容量。道路宜布置在城市中心的外围,结合天然屏障或生态隔离带,尽量减少对城市用地的隔断,避免与轨道线网重合。对外具有开放性,与公路网有较好的交通衔接。

5)基础性道路网络是道路系统基本支撑,由一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构成,应结合土地利用、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布设,应充分兼顾公交车与其它机动车的使用,与周边用地紧密配合。

6)道路相交应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结果设置不同形式的交叉口,立交形式按互通与非互通,分区域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性进行用地控制,对已建和在建及已定方案的立交,可采用设计方案,对未建的立交按标准控制,待立交规划方案确定后再更新。重要节点根据交通组织需要进行方案规划。平交路口应视交叉口间距和区域分布,按相应技术标准进行控制。

7)充分考虑对现有道路的利用。

相关名词交通规划标准交通规划标准是“交通规划目标”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集。例如相应于“改善城市交通面貌”的规划目标,应具体制定该目标届时必须实现,并能进行检验的一系列任务和指标。诸如增加设施,包括道路总长度、总面积、总容量和建造立体交叉等;提高车速,包括客车车速、货车车速、公交车车速、高峰小时车速、全日平均车速等;减少事故,包括以车辆拥有数计算的车均事故次数和以道路总长度计算的里程平均事故次数;强化管理,包括需求管理和供应管理等1。

交通规划定向决策模型交通规划定向决策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以既定的规划目标为核心,对交通规划方法进行的系统归纳与表述。有五种模式:①推理模式。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将交通规划的过程以定量的数据表述,建立了一整套的预测过程,并开发了交通预测模型及计算机软件。以美国芝加哥交通规划为代表。②满意模型。以满足方案实效可接受程度的最低水平,适用于受投资资金限制的中小型城市的近、中期规划。③差异模型。着重考虑与现行政策实效有显著差异的政策性方案,目的在于改善现状,适用于交通管理为重点的近期规划。④协同模式。协调参与机构共同实现利益一致的首要目标。⑤契约模式。通过行政手段和签订条款处理应急的交通问题,大多为短期临时性的措施3。

客运规划客运规划是研究规划年的客运需求并对客运供应与管理作出全面安排。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设、运营和管理手段,建成一个高效的客运系统,力求客运需求和客运供应的平衡以及客运系统的高效运作,促进地区和城市发展。客运规划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制定规划目标,并应有相应指标评价实现目标的程度。②建设投资最省,综合运营费用最低。③与地区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综合交通规划相协调。④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内容有:①客运需求预测。②目标。③客运结构和客运政策,客运结构对地区而论,主要指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比例与协调;对城市而论,主要指公共客运(地面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与个体交通(小汽车、自行车)的比例。④网络系统。⑤系统的运营。⑥投资与运营费用。⑦效益评估。⑧建设项目排序。⑨客运需求管理。客运规划可分为长期战略规划与近期详细规划,前者着重于客运结构与网络系统,后者着重于建设项目和改善运营4。

目标达成矩阵法目标达成矩阵法是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综合考虑指标权重和达标程度排序而得名。其步骤为:①根据目标设计确定任务和指标。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给出各指标的权重,以配分范围表示。③对各方案在各指标的达标程度给出得分,即效应值。④比较各方案的总效应值得最佳者。此方法是名次等级期望值法的延伸和改进,并将各种性质不同的指标归结为单一的数值,便于决策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建平 - 副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