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土地垦植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土地垦植一般是指对未利用土地(如各类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或综合措施,使其改造成为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可持续性利用的农用土地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人为的过度垦植土地会对土地造成难以恢复的危害,破坏自然平衡。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来限制土地的过度垦植。

简介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 对人类可利用土地。土地资源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山岭、各种建设用地、军事用地等组成。1

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地、养殖水面。未利用土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耕地垦植费以北京耕地垦植费的相关法规为例。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耕地垦植费收缴和使用管理工作,实施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耕地垦植费收缴和使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根据国家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经批准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区县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缴纳义务人),在没有条件垦植或者垦植的耕地不符合要求时,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四条 耕地垦植费的缴纳标准:

①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行政区域范围内一般耕地每公顷30万元,基本农田每公顷37.5万元;

②顺义、昌平、通州、大兴区行政区域范围内一般耕地每公顷27万元,基本农田每公顷33万元;

③房山、门头沟、怀柔、平谷区和密云、延庆县行政区域范围内一般耕地每公顷22.5万元,基本农田每公顷27万元。

根据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市政府批准,本市耕地垦植费缴纳标准可以适时进行调整。

第五条 耕地垦植费由缴纳义务人在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时缴纳。基本程序为,由缴纳义务人持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一般缴款书》,向市财政部门缴纳;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凭市财政部门反馈的收款凭据复印件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没有依照本办法缴纳耕地垦植费的,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报批手续。

第六条 耕地垦植费不得减、缓、免。

第七条 耕地垦植费必须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专项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资金投入。主要包括:

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投资(项目支出科目按国土资源部的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②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价费用;

③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编制研究费用;

④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所需设备购置、图件、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等费用。

第八条 耕地开垦费实行基金预算管理。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每年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的同时,要编制耕地垦植费收入支出预算,并经市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拨款计划及项目进展情况拨付资金。

耕地垦植费收缴工作所需的业务费,由市财政局参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缴工作所需费用列支比例,核付并纳入部门预算。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