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人工降水制冷剂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在云中直接播撒致冷剂,可产生大量冰晶。致冷剂的催化机制,Vonnegut(1981)明确指出云中播撤干冰的核化作用时,致冷剂造成的局部超低温,形成超过饱和,促使水汽自发均质(也称同质)核化形成冰晶,与过冷云中有无自然冰核或过冷水滴的多少基本无关。汽化潜热计算表明,1 g干冰可使104 cm3的空气体积从-15℃降至-40℃。若云滴浓度为103/cm3,也仅能产生107个冰晶,远低于干冰作为催化剂的成核率。即使在干冰的致冷作用范围内的所有过冷水滴全部自发冻结,以及已存的所有自然冰核均活化成冰,二者加在一起与水汽同质核化成冰的个数相比要少得多。只有对致冷剂的播云催化机制有了正确认识,才能采取和优选科学合理的致冷剂播云技术。致冷剂播云作业时对播撒装置和催化技术要求较多,应充分考虑选择。

简介在云中直接播撒致冷剂,可产生大量冰晶。致冷剂的催化机制,Vonnegut(1981)明确指出云中播撤干冰的核化作用时,致冷剂造成的局部超低温,形成超过饱和,促使水汽自发均质(也称同质)核化形成冰晶,与过冷云中有无自然冰核或过冷水滴的多少基本无关。汽化潜热计算表明,1 g干冰可使104 cm3的空气体积从-15℃降至-40℃。若云滴浓度为103/cm3,也仅能产生107个冰晶,远低于干冰作为催化剂的成核率。即使在干冰的致冷作用范围内的所有过冷水滴全部自发冻结,以及已存的所有自然冰核均活化成冰,二者加在一起与水汽同质核化成冰的个数相比要少得多。只有对致冷剂的播云催化机制有了正确认识,才能采取和优选科学合理的致冷剂播云技术。致冷剂播云作业时对播撒装置和催化技术要求较多,应充分考虑选择。1

种类人工影响天气中实际应用的致冷剂有干冰(固态CO2)、液氮、液态CO2和液态丙烷等。1

特性干冰即固态CO2,气态CO2的临界温度31℃,临界压强73atm(标准大气压),三相点温度为-56.6℃,压强为5.28标准大气压,干冰汽化温度-78.5℃、-98℃(考虑气压低通气条件)。因此,在空气中,液态CO2不可能存在。为了制备干冰,先将CO2压缩成液态,储备在高压钢简中,温度20℃时,筒内压强为58标准大气压。当液态CO2自筒内放出时,汽化吸热,温度降至-56.6℃,部分液态CO2可转化为雪团状结晶,原则上可将它们压制成各种尺度的干冰丸,储备于冷藏瓶中备用。

液氮氮气占空气总质量的78.08%,氮气在高压下液化,是制氧过程的副产品,价廉、易制备。液氮密度8.05×1012kg/m3,汽化温度为-195.8℃,汽化潜热9.96× 104 J/kg。汽化后为惰性的纯氮气,无刺激性。在过冷雾中播撤会产生大量冰晶,经冰水转化,消雾效果较好。播撒的液氮在大气中迅速蒸发膨胀,膨胀系数可高达600,对环境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因此可称液氮为"绿色催化剂"。

液态丙烷丙烷的凝固温度为-187.1℃,1个大气压下,沸点为-44.5℃,-15℃时的汽化潜热为3.94×105 J/kg,高于干冰,价格最低,可贮于钢筒中,因防火安全未获解决,在高空播撒不适宜。它在0℃附近即可起核化作用,而且在较高的负温下,其成冰核率基本上不衰减。易于分散成很细的雾滴,在施放点30~36 cm范围内可产生大量冰晶,国外研究者通过实验检测和外场测定,液态丙烷的成核率可达1011-1012/g,在较高的负温区比Agl的成冰率还要高。主要应用于机场消雾和地形云人工增加降水的催化作业。1

7.1.3吸湿性催化剂

在暖云催化中常用食盐(NaCl)、氯化钙(CaCI2)、硝酸铵(NH4NO3)以及有机化合物尿素(NH4CONH2)等。这些物质具有强吸湿性,可在低于水面饱和条件下吸湿凝结增长。它们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其中食盐和氯化钙对金属材料具有腐蚀性,剂量较大时对农作物亦有损害,而硝酸铵、尿素无腐蚀性,还具有一定肥效,可用于催化暖云和暖雾。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评论
科普5c356ffc74420
少师级
人工降雨。
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