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折射是指一条入射光线产生两条折射光线的现象。变形双折射,是指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外部形变而导致的光学双折射。
概念变形双折射,是指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外部形变而导致的光学双折射。非晶态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即使不能发生明显的分子取向,也可能由于变形导致键角与键长的改变,从而引起光学的各向异性,产生双折射;结晶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引起堆砌的改变(如晶格间距改变),同样也会引起变形双折射。1
变形双折射的计算变形双折射的产生是由于外部形变引起键角和(或)键长的改变,或引起堆砌的改变(晶格间距的改变)的结果(如图),在光学各向同性的粒子和各向异性的系统中,同样都会发生这种形式的双折射。
半晶聚合物的变形双折射为:
式中vc是体积分数结晶度;Δnc°是晶相中晶体轴几乎平行于链轴时的特性双折射(在试样取向时,链轴一般是沿拉伸方向排列的),在双轴取向中,平面取向效应可能会影响Δnc°的值;Δna°是非晶相的特性双折射,定义为取向双折射的最大值;fc是用X射线衍射或二向色性方法测定的晶体链的取向函数;fa是用双折射数据确定的非晶体链的取向函数。
嵌段或接枝共聚物的变形双折射为:
式中,vA和vB分别是单一组分A和B的体积分数;fA和fB分别是单一组分A和B的链取向函数。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半晶聚合物的非晶区因应变或取向所产生的双折射消失。
将分子取向行为与双折射数据联系起来,需要先对分子固有的各向异性的起因有所了解。2
双折射现象的发现1669年前后,丹麦学者巴塞林纳斯(Bartholinus)用方解石观察物体时,注意到有双像显示。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一束单色光通过方解石晶体后会产生两束相同频率的折射光,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惠更斯得知这一情况后,重复并证实了这一实验,并且观察到其他晶体(如石英)也有类似效应。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雪梅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