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从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传承性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引导当前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式,叫做传统定向。
传统定向对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有重要影响,尤其表现在创造力的影响。这一方面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关,另一方面与人类的思维活动特性相关。
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强调尊师重道、保守稳重,因而很容易造成传统定向。此外,传统的思维教育是相对单一的教与学,容易使得孩子对探索学习、创造思维失去兴趣,而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不仅能丰富教学的过程,更能够开拓孩子的视野1。
人类的思维特点概括性确定了思维定向于已有经验思维的前提人们已经形成或掌握得概念,对一类事物加以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纳。这种概括可以保证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迁移程度、广度和深度、创造程序等智力品质的基础,但是在实践生活生产中,个体不可避免的用将传统的知识引导当前的活动,从而生定向思维。
间接性确定了思维活动的依赖性间接性是思维凭借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反应。
1. 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及其属性或联系加以反映。例如,清早起来发现院子里的地面湿了,房顶也湿了,就可以判定昨天晚上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洒水车经过留下的痕迹,这便是传统定向思维带来的弊端。
2.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反映。也就是说,思维继承和发展着感知和记忆表象的认识功能,但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界限。但思维的间接性使人能够揭示不能感知的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也容易局限在传统的认识上。
当然,传统定向对实际生活生产也存在很大的便利,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蔓延式的无止境的扩展。假设、想象和理解,都是通过这种思维的间接性作为基础的。例如,制定计划、预计未来,就是这方面的表现形式。思维的这种间接性,使思维能够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