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预力薄壳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预加应力能够提高薄壳结构的刚度和抗裂度,并可以作为连接预制构件的手段。

在普通混凝土构件中,高强度钢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壳基础中亦应采用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除有限制裂缝开展和节约钢材的优点外,同时还能减小边梁的水平变形和壳面的径向弯矩,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壳体的承载能力。

概述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在普通混凝土构件中,高强度钢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壳基础中亦应采用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除有限制裂缝开展和节约钢材的优点外,同时还能减小边梁的水平变形和壳面的径向弯矩,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壳体的承载能力。

薄壳基础施加预应力,虽然有上述各项优点,但毕竟多了一道工序,使工期延长,因此当壳基础的直径大于6米时,其优越性才比较显著,由于基础愈大,用预应力筋的优越性也愈大,所以当基础的直径大于9米时,应尽量设法采用预应力筋。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目前比较简便易行的施加预应力方法是“电张套圈预应力”法,此法系先根据拟建预应力值的大小,做一个直径小于壳壁的钢筋环,然后通电热张,使其套在壳壁上,待其冷却后,套紧壳壁即产生“预应力”,其构造如图3-6所示。

此法不仅不需要“锚具”,预应力损失小,节约钢材,而且亦不需要特殊工具,施工简便,一般施工单位均可采用,

预应力筋均应经过冷拉,除钢筋环的“封闭”接头外,所有钢筋的接长,都必须在冷拉前闪光对焊,而其封闭接头,在钢筋加工成环之后再在现场焊接,根据各地的经验,一般现场焊接的强度与冷拉前闪光对焊者相比约降低10~30%左右,故在封闭接头处应换一段粗筋,以资加强,此短粗筋的直径应较预应力筋的直径d大2~4毫米,同时当毫米时,粗筋与预应力筋相接的一端应进行加工,使其直径变为d,以便进行对焊。1

预应力筋的布置边梁上施加预应力筋能有效地减小壳的水平变形,限制裂缝的开展,壳面上施加预应力筋除能限制裂缝开展外,还能大大减小径向弯矩,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在边粱及壳面上同时施加预应力筋,只有在壳体较小、外壳壁斜长较短的情况下,才仅在边梁上加预应力筋。

壳壁上预应力筋的水平间距过小,不便浇捣混凝土,间距过大,将减少预应力筋的数量,一般壳壁上预应力筋的水平间距以采用250~400毫米为宜,对于较小的壳体,最小不应小于200毫米,最大不宜超过28

壳壁的外径愈大,套预应力筋愈方便,外径愈小,则愈困难,当其外径小于3.0米时,不宜再套预应力筋。1

预应力筋的保护预应力筋套完以后,边梁的外侧用细石混凝土做一层保护层,而壳面上除用水泥砂浆将预应力筋的槽道填平外,并沿整个壳面抹一层30毫米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然后再在保护层的表面涂热沥青,以防钢筋受潮锈蚀,为避免使边梁外侧的保护层因受地基反力的剪切而脱落,保护层之下部应不与地基接触,其间须留有一定空隙,所以在灌浇保护层之前,先在其下部垫一木板,然后再灌细石混凝土,同时在靠近其外侧面处应加一层细钢筋网,以防止保护层开裂。

当地下水有严重浸蚀性时,则壳壁外表面的保护层应改为钢丝网水泥,以加强防护。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方正 - 副教授 - 江南大学